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神经内科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科收治的64例存在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BeHaVe-a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取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门诊;精神行为症状;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郑兴娟.喹硫平治疗神经内科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12-113.
0引言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并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阿尔茨海默病发作后,患者会伴有一系列的精神行为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打折扣。利培酮与喹硫平作用机制相近,均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采用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行为症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共计32例,男女比例为17:15;患者的年龄在51-65岁,平均(63.26±3.05)岁。对照组中共计32例,男女比例为19:13;患者的年龄在51-65岁,平均(63.41±3.10)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CCMD-3中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的痴呆病理行为评量表(BEHAVE-AD)总分超过8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其他疾病引起的痴呆;合并严重的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原发性精神系统疾病者;中途退出试验者。
1.3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药物的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160)治疗,初始剂量为每天0.5 mg,2周后将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增加至每天2-3 mg,以6周为一个治疗疗程。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喹硫平(药物的生产企业:AstraZeneca UK Limite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103)治疗,喹硫平的药物初始剂量为每天25 mg,2周后将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为每天200-300 mg,以6周为一个治疗疗程。
1.4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BEHAVE-A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该病的发病相对隐匿,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而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会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记忆障碍、空间技能损害、人格改变等症状。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精神行为症状,精神行为症状是指患者出现知觉、思维、行为紊乱症状,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病年龄不超过65岁,该类患者被称为早老性痴呆[1]。而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则被定义为老年痴呆。目前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与大脑内多种神经递质有关,其中包括五羟色胺(5HT),一般认为五羟色胺的功能缺陷或异常,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2]。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使患者及家属均承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因此必须进行尽早治疗,目前该病的治疗药物众多,但治疗效果不佳,且药物的作用效果受患者的个体差异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也至关重要。
利培酮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是一种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该药物通过与5HT2受体结合,可显著提升患者脑内的五羟色胺水平,来改善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3]。现有的临床研究认为利培酮除了能拮抗5HT2受体外,其对D2受体、α1受体、α2受体、H1受体也同样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另外利培酮口服后可完全吸收,并且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多数药物经尿液排泄,临床安全性相对较好。喹硫平属于二苯并氮卓类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的作用机制与利培酮相近,对5HT2受体、D2受体、α1受体、α2受体、H1受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喹硫平的口服吸收较好,代谢完全,几乎可完全排出体外,并且药物的疗效不受饮食影响,但注意不宜在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应用。总之喹硫平对多巴胺、五羟色胺等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症状,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镇静功效[4-5]。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岁)分别采取利培酮与喹硫平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BEHAVE-A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喹硫平组助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精神行为症状会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产生巨大的伤害,因此必须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喹硫平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可靠,适用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时间相对不足,因此入组病例有限,同时也未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无法明确两种药物的远期作用效果,另外老年患者容易受到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而本研究未对上述因素进行有效排除,笔者也将在今后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进一步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剑锋.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6):42-43.
[2]黄海锋.喹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效果比较[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6):21-22.
[3]廖春平,李学武,王荣业,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11-12.
[4]陈恳,陈非.曲唑酮和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J].医药前沿,2016,6(15):209-211.
[5]沈莉莉,谢帆,姚培芬,等.长期使用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2):177-1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