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艾叶汤辅助(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2 09:45: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艾叶汤辅助(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的效果。方法抽调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进行治疗的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30例,其中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与妊娠时间。结果研究组保胎成功率92.31%高于对照组66.67%,研究组妊娠后自然流产时的妊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可采取艾叶汤辅助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患者保胎成功率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艾叶汤;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复发性流产

本文引用格式:彭华,黄丽,吴小勤,等.艾叶汤辅助(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早期)流产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82-183.

0引言

由于现在人群对性生活了解不全面,对避孕措施方法不了解,很容易出现意外妊娠,而导致人工流产[1]。很多人工流产术后因缺乏知识,使得反复流产发生,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在需要进行生产时,出现难以保胎的情况。该疾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包括感染、遗传、内分泌等,会对生育期女性与家庭造成较大的困扰,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治疗上,目前西医主要通过止血与补充激素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达到一定的保胎效果,达到一定安胎与补气的作用[2]。本文通过将联合治疗纳入研究,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治疗,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30例。均经过相关检查获得确诊,均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生殖器病变,家族遗传疾病者。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2-35岁之间,平均(27.85±3.05)岁,流产次数为2-6次,平均(4.05±0.52)次;研究组:年龄为22-35岁之间,平均(27.11±3.11)岁,流产次数为2-6次,平均(4.11±0.32)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5 mg,口服每日2次,联合使用7天,常规复查凝血功能、肝功能,如检查结果无异常,继续联合治疗至孕后12周,监测血HCG及孕检超声检查,达到治疗流产目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艾叶汤辅助,单味中药艾叶15 g,剪水取汁100 mL口服,每日1次,联合使用7天,常规复查凝血功能,肝功能,如检查结果无异常,继续联合治疗至孕后12周,监测血HCG及孕检超声检查。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其中保胎率=保胎/例数×100%[3]。

1.4统计学处理。本文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其中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进行表达,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达,根据P的大小决定文章数据是否存在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保胎成功率。研究组保胎成功率92.31%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2.2妊娠后自然流产时妊娠时间对比。研究组妊娠后自然流产时的妊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复发性流产近年来逐渐出现上升的趋势,该疾病对患者与家庭的经济心理均造成了较大的负担,目前认为该疾病与患者遗传、子宫异常、内分泌等因素相关。目前抗凝是当前治疗的主要目的,可减轻血小板粘连,改善患者血液供应。为了改善患者的保胎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4]。

本文通过将中西医结合治疗纳入研究,实施艾叶汤辅助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保胎成功率92.31%高于对照组66.67%,研究组妊娠后自然流产时的妊娠时间长于对照组。在治疗中中药辅助联合抗凝药物,主要通过降低子宫动脉阻力过高,艾叶有暖宫及安胎疗效,可有效缓解及治疗流产并发症[5-7]。对降低住院治疗费用,增加胎儿的存活率有积极作用,该方法疗效确切,无创伤,相比普通保守治疗是一项革新技术。本文治疗优势在于无创,只需联合使用药物,对正常人体组织无创[8-10]。由于复发流产对患者的身心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患者需要再次调理,重复受孕过程,并且在流产同时加大了对子宫内膜及身体的损害,但经过辅助联合抗凝治疗可有效纠正流产[11-12]。且治疗安全性高,患者采用艾叶汤口服辅助抗凝联合治疗,只需监测凝血功能,肝功能如检查结果无异常,继续联合治疗至孕后12周,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一种新技术[13-15]。

综上所述,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可采取艾叶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患者保胎率,并延长妊娠时间,值得应用[16-17]。

参考文献

[1]付雪梅,王丹,郝鹏锴,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血栓前状态致复发性流产84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8):1681-1683.
[2]郜洁,余庆英,朱玲,等.基于中医传承系统探讨罗颂平孕前运用中药防治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6):1107-1111.
[3]王荣,邹立波.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地屈孕酮治疗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518-2520.
[4]张振武,刘津.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在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0):2154-2156.
[5]徐清华,韩宁.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6):455-459.
[6]张书筠,张弘,王云洁,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8,24(3):422-426.
[7]林虹.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06):34-35.
[8]焦瑞英,庞丽霞.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5):130-132.
[9]张盛燕,林丽丽,王靖.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高的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01):58-59.
[10]李李,莫丽芳,尹航.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2):11-13.
[11]胡晶晶,王超,向卉芬,等.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8,37(05):382-384.
[12]张蓉,周磊清,刘冬萍,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保胎灵胶囊联合应用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0):1170-1173.
[13]应志敏,严世贵.阿司匹林预防全髋或全膝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循证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8,4(02):111-117.
[14]许桐林,邱烽,蔡卫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预防肝硬化脾脏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12):1644-1645.
[15]王丹,潘长青,邓艳梅,等.叶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9):1705-1709.
[16]赵少华,李玲,张子东,等.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对其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4):3691-3693.
[17]梁荣丽,罗宋.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02):184-1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