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效果。方法选入符合纳入标准的nafld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口服疏肝理脾汤加双环醇胶囊;单纯口服西药对照组32例,给予口服双环醇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表现、肝脏酶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变化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63%,单纯口服西药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主要临床表现、肝脏酶学(alt、ast)、血脂(tc、tG、ldl-c、Hdl-c)变化情况等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nafld效果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疏肝理脾汤;疗效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代静,熊焰,王雅.32例西药联合疏肝理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170-171.
0引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因素所致的以肝脏肝细胞弥漫性脂肪样变性和脂肪堆积为主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1]。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NAFLD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由NAFLD引起的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率也在上升,逐渐变成一个威胁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安康的不可忽视的因素[2]。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及出行方式,导致NAFL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如何防治NAFLD发生成我们现在应该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预防和治疗NAFLD来说,主要是通过护肝降酶、降脂类西药再结合饮食生活方式干预,疗效并不理想。中医在治疗和预防NAFLD的临床应用中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笔者以疏肝理脾汤联合双环醇胶囊治疗NAFLD患者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肝病科门诊治疗的NAFLD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平均(42±3.5)岁;单纯口服西药的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44±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NAFLD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主要症状为胁痛、乏力,次要症状为腹胀、便溏等症状。结合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可明确诊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拟定: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中(Fibrotouch)无创定量诊断脂肪肝标准:复常:脂肪衰减<240 db/m;轻度:脂肪衰减>240 db/m,脂肪衰减<265;中度:脂肪衰减>265 db/m,脂肪衰减<295;重度:脂肪衰减>295 db/m。
1.3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的临床诊断标准[3];②排除各类病毒性、代谢免疫性肝病患者;③患者自愿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并签署知情文书。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或者大于65岁者;②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③合并各类严重疾病患者;④接受治疗前1月服用护肝降酶、降脂类药物或者治疗过程中未按规定治疗的患者;⑤对双环醇和疏肝理脾方中药物过敏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单纯口服双环醇对照组:口服双环醇胶囊(商品名:百赛诺,北京协和药厂,25 mg/粒),每次2粒,每天3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服用双环醇的同时口服疏肝理脾汤,方中中药组成:柴胡15 g、茯苓15 g、白芍15 g、地龙10 g、湘曲5 g、砂仁5 g、鳖甲(先煎)5 g。以上中药均来自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水煎服,每天1剂,分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
2.2观察指标。主要临床症状,肝脏酶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变化情况。
2.3疗效标准。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拟定:复常:肝脏脂肪衰减低于240db/m;显效:原有基础上降低两个程度;有效: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一个程度;无效:无任何改变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标准按临床症状的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实验室检查结果疗效标准:肝脏酶学(ALT、AST)、血脂(TC、TG、LDL、HDL)恢复正常。显效:谷丙转氨酶下降超过50%,并且TC降低大于20%,TG降低大于40%,HDL上升大于0.26 mmol/l;有效:谷丙转氨酶下降小于50%,大于30%,并且TC降低小于20%,大于10%,TG降低小于40%,大于20%,HDL上升小于0.26 mmol/l,大于0.13 mmol/l;无效:各项指标无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复常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
2.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2组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结果比较,见表1。
3.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口服双环醇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主要临床症状的比较情况,见表2。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酶学(ALT、AST)和血脂(TC、TG、LDL-C、HDL-C)的变化情况比较,见表3。
4讨论
NAFLD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6]。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并无NAFLD的记载,中医对于NAFLD的认识,多从表现出来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等方面将其归属于“胁痛、积聚、肝癖、痞病”等疾病的范畴。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由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情绪劳累失度所致,其中以不良饮食习惯为主。不良饮食习惯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水湿内生,聚而为痰,阻碍中焦气机,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中焦,损害肝体而发病。其病变部位位在肝,与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上主要以疏肝、实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为法。疏肝理脾汤为熊焰教授的临床经验用方,由柴胡、白芍、地龙、茯苓、湘曲、砂仁、鳖甲等中药组成。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茯苓益气健脾,湘曲、砂仁健胃消食,白芍养血柔肝,地龙活血通络,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诸药相配,共奏疏理肝气、祛湿化瘀之功。组方标本兼顾,使肝能疏泄、脾能健运、湿去痰化、瘀化络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通过其有效成分皂苷、多糖、挥发油等降低血清中血脂的含量,并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防止肝脏纤维化[7]。白芍中含有的白芍苷通过限制血小板源性因子而影响肝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肝细胞的破坏和坏死,阻碍了肝纤维化的形成[8]。茯苓中茯苓多糖可以减少肝脏损伤,降低血清中ALT水平,并加速肝细胞修复和再生[9]。鳖甲含有的寡肽类物质可上调炎性抑制因子的表达来达到抑制肝脏炎症的发生,并且还能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形成而抑制肝脏纤维化的形成[10]。总之,全方中中药多具有抑制和减轻肝脏炎症,促进再生和修复,降低血脂,降低脂肪在肝脏的沉积等作用。
本次临床观察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口服西药的对照组(P<0.05)。患者两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肝脏酶学(ALT、AST)、血脂(TC、TG、LDL-C、HDL-C改善情况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双环醇对照组,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口服双环醇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疏肝理脾汤联合双环醇治疗NAFLD较单纯口服西药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ALT、AST、TC、TG、LDL-C、HDL-C等相关生化指标,并可显著改善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及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杨蕊旭,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特征[J].传染病信息,2018,31(02):101-104+11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
[4]李军祥,陈誩,王允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11):805-811.
[5]张声生,李军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9):1706-1710.
[6]张姗姗,王来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治疗学前沿与展望[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02):73-79.
[7]颜美玲,杨柳,侯阿娇,等.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8,35(05):103-109.
[8]崔虹,朱佳茜,冯秋芳,等.中药白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7,29(09):1-5.
[9]张晔,吕金朋,孙佳明,等.鳖甲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吉林中药,2018,38(06):673-675.
[10]梁学清,李丹丹,黄忠威.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02):154-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