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1 10:20: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紧急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急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1100例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50例)和观察组(5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方式后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感、液体渗透、血液污染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感、液体渗透、血液污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73%明显高于对照组93.45%(P<0.05)。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护理的运用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降低液体外渗的情况;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保护其免遭血液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急诊护理;应用和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马红玲.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361-362.

0引言

静脉留置针又可称之为套管针,是临床输液方法中比较好的方法之一,既可以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感,又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1]。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简单、上手快,是目前国内应用广泛的一种输液方法。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免受针刺[2],当医护人员将钢针从套管中拔出时,安全装置会立即锁住针头,从而防止针刺伤情况的出现[3]。本文就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紧急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进行调研和分析,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急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1100例作为调研对象,主要病种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年龄60~90岁;无药物过敏情况;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符合标准的老年患者。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50例)和观察组(550例)。对照组女350例,男200例;年龄60~88岁,平均(79.59±4.25)岁。观察组男325例,女225例;年龄62~90岁,平均(80.29±4.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急诊护理方法。(1)静脉输液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让其缓解紧张害怕的情绪,放松肌肉和身体;同时在输液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告知患者输液注意事项。(2)静脉输液过程中关注患者情况,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3)输液后的护理,当患者完成输液后要及时拔针,并且用医用棉签按压输液处4 min左右,防止出现淤血、淤青情况。

1.2.1对照组

实施调研时,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静脉留置针。首先,静脉输液前了解患者的药物史以及有无过敏史;然后,静脉输液时先对输液处进行酒精消毒再进行穿刺;最后,静脉输液完成后,帮患者拔出针管并对输液处进行止血处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穿刺前,要为患者选取合适的输液型号,并对穿刺部位进行酒精消毒,检查留置针的角度并调整到穿刺角度;穿刺时,当留置针进入血管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回血情况,若患者出现回血则调整穿刺角度,然后将留置针推入血管并将钢针取出,然后固定穿刺部位防止血溢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方式后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感、液体渗透、血液污染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满意度采用纸质问卷调查法,满分100分,90分以上则是非常满意;70~90分则是满意;60~70分则是基本满意;60分以下则是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数资料经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情况对比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感、液体渗透、血液污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73%)明显高于对照组(93.45%)(P<0.05),见表2。


\

 
3讨论

在医院职业中,急诊科为医护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最高,紧张混乱是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工作常态[4],同时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常常和患者的血液、呕吐物、分泌物、体液等打交道,特别是在为患者提供静脉注射治疗时,极易出现针刺情况,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埋下安全隐患[5]。而安全型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输液方法,则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规避风险,保护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6]。同时静脉留置针管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比如危重患者选择安全性静脉留置针,在输液的过程中,患者可以改变体位翻身等(留置针管材料柔软)[7-8]。

本文针对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护理的运用效果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两组患者均采用急诊护理方法其包括输液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输液中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和观察、输液后的临床护理。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医患纠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对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注射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易学且安全性极高,而且液体不易外渗,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保护其免遭血液感染;此外,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高,可避免出现多次穿刺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可提高补液的速度,缩短输液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方继红,武凤芹,杨媛媛,等.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7(4):781-785.
[2]Bischoff S,Walter T,Gerigk M,et al.Empiric antibiotic therapy i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for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a German emergency department[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8,18(1):56.
[3]张敏,郑迎,沈国莲.基于指南的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静脉选择与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临床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36-40.
[4]刘花艳,朱丽辉,赵小平,等.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4):13-16.
[5]Caterina G,Antonietta DIM,Alessandro C,et al.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devices in children with medical complexity:preliminary data from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J].Journal of Vascular Access,2017,18(5):426-429.
[6]刘于,张文艳,于明峰.微课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低年资护士静脉留置针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22):71-74.
[7]刘奇伟,李媛,李泊燕.瑞士奶酪模型对应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4):635-636.
方继红,武凤芹,杨媛媛,等.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安徽医药,2018,22(4):781-7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