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对比三组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接受患有颈椎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800例,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对比三组患者的诊断效率。结果针对颈椎病出现椎间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增生的患者通过MRI诊断以后,其诊断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CT诊断,针对黄韧带肥厚的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曲度异常时,其诊断效率低于MRI诊断高于CT诊断(P<0.05)。结论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均能为医生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其中,采用MRI诊断相比于X线平片、CT诊断,诊断效率更好,所用时间更短,但是,X线平片、CT诊断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临床医学中,可将该三种诊断方法进行配合使用。
关键词:X线平片;CT诊断;MRI诊断;颈椎病;诊断效率;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张建.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205,207.
0引言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综合征,主要与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神经炎症等疾病有关,该疾病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病理改变疾病[1]。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颈椎病,且颈椎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这是由于患者的颈椎长期受到劳损,出现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脱出症状,导致患者的韧带增厚,从而使患者的颈椎脊髓、神经根或者相关动脉血管都受到压迫,从而出现各种功能性障碍[2]。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椎节失稳、髓核突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等,患有颈椎病的患者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否则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治疗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就要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诊断,通过判断患者的颈椎病具体类型,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3]。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患有颈椎病的2800例患者,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对比三组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接受患有颈椎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800例,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其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536:1264,患者的年龄30~60岁,平均(40.39±5.78)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颈椎病;(2)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3)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异常,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安有金属材料的假牙、心脏起搏器、假肢、假体等患者。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平片、CT、MRI诊断。X线平片:使患者的颈椎部位保持正侧位,通过采用DRX线机,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扫描,观察相关图像;CT诊断:使患者保持正坐位,设置参数为;电流0.12 A,电压为120 kV,层厚为3 mm,扫描方式为横断扫描法;MRI诊断;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层厚为3 mm。
1.3疗效评定标准和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诊断方法的诊断效率,通过比较患者的诊断结果、成像清晰度等,对相关症状的诊断效率进行比较。
2结果
2.1对比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患有椎间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增生的患者通过MRI诊断以后,其诊断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CT诊断,针对黄韧带肥厚的患者,CT诊断能够有效对黄韧带肥厚症状进行诊断,效果明显,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曲度异常时,其诊断效率高于CT诊断,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对比X线平片与MRI诊断的影像资料详见图1。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对患者采取X线平片、CT、MRI诊断,通过分析、比较X线平片、CT、MRI诊断之间的关系、差异、诊断效率以后,提出更好的诊断方法[4]。其中,X线平片在外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广泛的作用,尤其是在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在早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良好的诊断,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定的鉴别,随着X线检查的不断应用和医生的临床经验不断积累,采用X线平片诊断能够为患者进行较为常规的诊断,通过利用线平片诊断释放出来的电磁波,根据不同的波长和频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成像反馈,从而有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5]。CT诊断是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中较为先进的一种影像检查技术,该诊断方法主要分为平扫CT、增强CT扫描和相关疾病的造影CT,在利用CT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的患病位置进行扫描,通过数字转换器将患者的病情反馈到计算机中,从而进行相关的成像处理[6]。MRI诊断就是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常说的核磁共振检查,该诊断方法主要是将患者置于特殊的磁场中,通过利用无线电射频脉,对人体内的氢原子核进行冲激,从而使氢原子核出现共振现象,使能量得到有效吸收,停止相关射频脉冲后,将接收到的能量进行释放,从而获得相关的图像[7]。在该诊断技术的作用下,显示病变内容更为丰富,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在本次研究中,由于MRI诊断能够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对患者的损害,且相关信息量较大,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多方位成像,从而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喜爱[8]。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针对颈椎病出现椎间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增生的患者通过MRI诊断以后,其诊断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CT诊断,针对黄韧带肥厚的患者,CT诊断效果明显,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曲度异常时,其诊断效率低于MRI诊断高于CT诊断,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将三种方法进行联合使用,提高患者的诊断效率。
综上所述,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对其采用X线平片、CT、MRI诊断以后,均能为医生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其中,采用MRI诊断相比于X线平片、CT诊断,诊断效率更好,所用时间更短,但是,X线平片、CT诊断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临床医学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将该三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使用,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效率,使主治医生能够尽早对症为其进行治疗。因此,该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晓会,靳囡,晋瑞,等.颈椎病的X线平片CT及MRI诊断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8,24(9):1537-1540.
[2]张伟晶.CT、MRI与X线平片对颈椎病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7):92-93.
[3]高育新,乔慧洁.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3):52-53.
[4]高岭.探讨DR平片、CT及MRI成像应用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9):58-59.
[5]郑磊,陈成,徐玉磊,等.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67-168.
[6]孙吉.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5):3410.
[7]Zhongyu F.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X-ray plain film,CT an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J].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2015,34(9):12.
[8]Gang-Zhi D,Hui-Qin C.Plain X-ray radiography,CT and MRI diagnosis of synovial osteochondromatosis[J].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Imaging&Therapy,2011,8(5):424-4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