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为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大、收缩压高、类型较多、患者血压控制率低、用药依从性不足以及部分患者不能戒烟戒酒等,在临床上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考虑多方面因素,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治疗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李宏,李思涵.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13,115.
0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人口的增多与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1]。通常情况下,因高血压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我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呈增长趋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处于异常情况,患者常伴有血脂、血糖与血尿酸等代谢功能障碍或者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坏[2]。研究表明,高血压疾病成为心血管疾病中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3]。老年高血压疾病会造成患者脑、心、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例如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疾病加强预防与治疗,能有效减少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为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60~85岁,平均(76.65±3.56)岁。治疗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61~86岁,平均(75.59±6.52)岁。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对此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方法
在患者问诊时,首先进行血压测量,并且对24 h的动态血压进行监测,患者平躺于床上,每日做3次血压测量,在测量后第2天上午开始测量患者的动态血压,每60 min复查1次,每次检查间隔时间为30 min。对患者的全身做检查,检查范围主要包括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胸片拍照以及心电图检查等方面。患者治疗期间的日常活动不受限制,可自由活动。首先对高血压疾病进行药物控制,指导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与贝那普利10 mg用于降压,2次/d,连续服用1个月,在完成第1个月的治疗后将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收缩压和脉压差。
1.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老年高血压患者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针对性分析,表格的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并采用(±s)表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比中,P<0.05为差异显著,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我国临床比较多发与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4]。研究表明,高血压疾病成为心血管疾病中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5]。老年高血压综合征主要指多发于老年患者的全身性病症,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水肿症候群,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发生头晕、眼花、昏迷等,甚至会造成患者心力衰竭,这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6]。老年高血压疾病会造成患者脑、心、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例如脑卒中、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7]。
老年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征较为复杂,主要特征包括:高血压患者的类型较多,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收缩压上升,主要由于老年患者的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减弱,少部分患者为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因为此类疾病的危险因素比较相似,患者增加合并疾病的用药数量,会使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增加。如患者合并有糖尿病会增加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量,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这也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有更高的标准;用药依从性不足,很多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都不高,经常出现少服、服药时间错误、剂量出错以及漏服等情况,多发生在容易健忘和空巢老年患者中;部分患者不能戒烟戒酒,也是血压不能得到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室,先进行血压测量,并且对24 h的动态血压进行监测,对患者的全身做检查,检查范围主要包括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胸片拍照以及心电图检查等方面。对高血压疾病进行药物控制,指导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用于降压,2次/d,连续服用1个月。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组为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表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大、收缩压高、类型较多、患者血压控制率低、用药依从性不足以及部分患者不能戒烟戒酒等,在临床上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考虑多方面因素,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8]。
参考文献
[1]蔡松,邬静娜,张宇,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17(4):300-301.
[2]臧晓华.超声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动态血压变异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56-57.
[3]赵红霞,袁媛.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79(13):60-62.
[4]王兴盛.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151-152.
[5]李燕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其动态血压特征分析[J].临床医学,2018,38(5):95-97.
[6]周婧,姚武位,徐新献.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征及临床意义[J].系统医学,2017,2(9):4-7.
[7]Kraatz J,Hoang H,Ivanovski S,et al.Non li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ferrals to Periodontal Specialists: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2017,88(1):1-15.
[8]Martínez-Capoccioni G,Serramito-García R,Martín-Bailón M,et al.Spontaneous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s in the anterior skull base secondary to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2017,274(5):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