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0 11:46: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主要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0例并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质量。结果患者中男女例数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常见年龄在50~70岁;出血病灶所在位置主要在基底核区域;患者一般出血量不超过30 mL;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抢救有效率达到87.6%;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Barthel指标有明显改善,且随着时间延长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需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状况,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生命健康和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春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26-127.

0引言

为深入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主要外科治疗手段,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相关患者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后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1000例并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患者中男性511例,女性489例;年龄在31~78岁,平均为(55.1±3.5)岁。患者临床症状与相关体征均与《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当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诊断内容相符合。

纳入标准[2]:①有高血压病史;②存在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楚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③急性发病;④接受头颅CT确认为脑实质内出血。

排除标准[3]:①单纯性脑室出血;②动脉瘤或者动静脉急性;③蛛网膜下腔出血;④颅内肿瘤;⑤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等导致的出血症状。

\

 
1.2分析方法

将所有纳入研究的高血压脑出血相关临床数据通过面对面或者电话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的则对其家属应用问卷方式调查,结合其相关病历资料。调查的数据项目包括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出血量、入院后接受GCS评分、典型临床症状。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认病情后立即采取外科手术方案治疗,选择全身麻醉方式。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术前应用头颅CT扫描以确认血肿具体情况诸如体积大小、所在具体位置,然后应用血肿清除钻孔器在血肿所在区域对应位置进行钻孔操作,在清除血肿的过程中要确认其恢复通畅为标准,完成手术后和引流袋相连接,完成引流。完成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保障其呼吸的通畅以及机体电解质平衡,使用常规的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术后2 d内每天均需接受1次CT扫描[4]。

1.4评价标准

使用Barthel指标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日期分别在治疗的1个月和3个月后,其中评价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到病情影响的程度越轻微[5]。

1.5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将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及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将得到临床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两组独立、正态、方差等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男女例数之间比例提示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259例患者发病年龄在30~50岁,528例患者发病年龄在50~70岁,130例患者发病年龄超过70岁。有564例患者出血病灶位置在基底核区,有183例患者出血位置在丘脑,102例患者出血位置在脑干,77例患者出血位置在小脑,74例患者出血位置在脑叶。有492例患者出血量不超过30 mL。

在50~70岁出现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年龄阶段群体,提示了对于中老年群体应该保持高度重视,但整体而言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且和家族遗传性有一定联系。

患者治疗后1个月其Barthel指标平均分数为(64.1±4.7)分,治疗后3个月其Barthel指标平均分数为(71.3±4.3)分,提示随着时间延长其有明显改善(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的一种,一般而言病情威胁程度高且在较短时间内恶化,有偏高的致残致死率,如果没有妥善及时的治疗,即使顺利抢救后依然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推广,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更趋向于成熟完善[6],但当前依然存在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了解不够详细,处理方案不及时的情况,导致患者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期,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

在冬季和春季是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峰时期,提示对于存在高血压病史患者在这两个季节中应该强化预防保健工作,注重对血压指标的调整。

在基底核区还有丘脑两个部位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主要病灶位置,这和高血压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关联。高血压脑出血一般为短暂性出血,在发生出血后6~8 h会明显扩大,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一般可在数分钟到数个小时之间发展到高峰,临床症状与病灶所在位置、范围、机体状况等有关联。一般情况下患者会突然感受到头部有自觉疼痛感,频繁呕吐,情况严重的在几分钟内出现昏迷且合并大小便失禁[7]。

当前临床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干预和手术干预,对于病情相对较轻且没有急速发展的患者应用保守治疗能够调整病情,但对于出血量较大且病情在短时间内恶化患者应该及时选择外科手术方案干预,微创理念在外科已经不断推广和应用[8-9],本文所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对患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从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评价数据可知。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需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状况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生命健康和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东,廖晓灵,刘平,等.皮瓣开颅与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22(5):169-171.
[2]Lee JS,Ko KH,Oh JH,et al.Cerebral Microbleeds,Hypertension,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Cerebral Autosomal-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J].Frontiers in Neurology,2017,8(22):203.
[3]胡海成,黄好峰,李习珍,等.不同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33(4):458-460.
[4]杜方雷.微创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33(6):565-566.
[5]陈果,董伟.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51-54.
[6]Gathier CS,Wm VDB,Van dJM,et al.Induced Hypertension for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Stroke,2018,49(1):76-83.
[7]曲延才.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7,2(3):58-60.
[8]Vemmos KN,Tsivgoulis G,Spengos K,et al.U-shaped relationsh ip between mortality and admissio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J].J Internal medicine,2015,2(55):257-265.
[9]王立明,杨天高,张东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6):8928-89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5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