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0 10:42: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做对照研究,均经冠脉造影、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探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准确度(78.00%)、特异度(83.33%)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准确度(64.00%)、特异度(66.67%)(P<0.05);动态心电图灵敏度(75.00%)高于常规心电图灵敏度(62.50%),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SMI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特异性高的优点,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疾病诊断依据。

关键词:心肌缺血;无症状;冠心病;动态心电图

本文引用格式:何凯.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67-68.

0引言

经研究证实[1],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SMI诊断价值较高。本文择期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做对照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期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对照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研究书面同意书,均符合《内科学》[2]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精神及认知异常;肝肾等器官功能性不全。检查禁忌证;检查配合度和依从性较差;临床资料不全。50例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8例、22例,病程1~8年,平均(5.03±1.23)年,年龄50~75岁,平均(65.52±5.12)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心电图检查前1天,告知患者相关检查事项,检查前3天,暂停患者治疗方案。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为GE Seer Light,监测和记录患者24 h心电图变化,应用MARS软件,全面分析检查图像。常规心电图:患者取平卧位,指导患者放松身心,处于安静状态后,应用12导联心电图仪(型号:GE MAC800),纸速控制为25 mm/s,电压设置为1 mV/10 mm,进行连续描记,整个检查过程需保证图像清晰和基线平稳。

\

 
1.3观察指标

分析50例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灵敏度=真阳性/(假阳性+真阳性)×100%。

1.4判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SMI阳性标准:S T段呈现水平型或者下斜型压低,压低范围≥1 mm,并延至J点后80 ms,且持续时间≥1 min,如果上述情况出现>2次且发作间隔时间≥1 min,同时监测期间患者日常活动未出现心绞痛等SMI主观症状表现。冠状动脉造影SMI阳性判断标准:任一冠脉主支或者重要分支的狭窄程度表现为50%及以上。常规心电图SMI阳性诊断标准:ST波段出现J点型的下移,下移距离程度≥0.2 mV,或者ST波段出现水平型或下斜型的下移,下移距离程度≥0.05 mV,下移持续时间达到0.08 s。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三项检查数据,创建数据库,经SPSS 24.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度、特异性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灵敏度高于常规心电图,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

 

3讨论

冠心病SMI又被称为隐匿性冠心病,由于无典型症状表现,因此,不利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常于情绪激动、过量饮酒等情况下,突发胸闷、心悸、心脏停搏,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和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采取何种诊断方式,提高冠心病SMI的诊断准确度,对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意义重大。心电图因其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强、无创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诊治过程,常规心电图是以往临床诊断冠心病SMI的常用手段,但是该诊断方式具有信息采集时间短的缺点,因此,为临床提供疾病诊断信息有限,所以,临床诊断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低。

动态心电图的优势在于能够记录患者24 h的心电图形,具备大容量心电信息,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具有检查连续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充分表明,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此外,动态心电图不仅仅能够检出SMI,还能观察SMI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可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效依据,但是,动态心电图仍然存在一定误诊率和漏诊率,因此,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与临床其他检查方式联合使用,从而提高临床冠心病SMI的诊断准确度。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冠心病SMI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相对于常规心电图而言,其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较高,可预防和减少误诊、漏诊情况,可促进临床疾病诊治过程,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兰.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8-69.
[2]刘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4):77.
[3]王忠颖.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7):818-8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4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