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胃病发病率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而导致的,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均为十分常见的胃病,而对于胃病患者实施一项有效治疗较为重要。目前辩证施治方式在临床广泛应用,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因此本次研究对胃病辨治的几点体会进行相关综述。
关键词:胃病;辨治;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柳养盟.胃病辨治的几点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21.
0引言
目前多数学者对消化性溃疡、胃癌癌前病变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研究,多数学者在辩证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因此,本次研究对胃病辨治的几点体会进行分析,见下文。
1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为人体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难愈等特点,而对于该疾病常实施胃脘痛辩证施治,常常无法取得满意效果。
通过对病例总结,提出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论治,该病病因主要是由郁变瘀、由瘀变腐,在治疗方面应实施去腐生新、扶正补脾,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主要药物有:党参21 g、黄芪25 g、甘草6 g、薏苡仁21 g、黄连5 g、丹参20 g、桃仁15 g,方中的薏苡仁、党参、黄芪以及甘草具有扶正健脾功效,而黄连则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丹参、桃仁具有祛瘀生新功效[2]。全方具有去腐生新、扶正补脾功效,诸药合用,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早期康复。
2返流性胃炎
返流性胃炎患者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以酸水、呕吐苦水、胃脘灼痛作为主要表现,而研究显示,该疾病病因主要为人体中气亏虚,应治以健中和胃、补元气等方式,常见药物中具有:山药25 g、黄芪30 g、党参25 g、葛根11 g、砂仁5 g、小茴香6 g、柴胡15 g、黄连5 g、苦参10 g,方中的山药、黄芪、党参具有补元气功效,而砂仁具有行气止痛功效,小茴香具有散寒止痛功效,苦参、柴胡具有疏肝利胆功效,诸药合用具有健脾化瘀、益气温胃功效。
3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人体十二指肠慢性溃疡或者胃部的慢性溃疡,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导致溃疡形成因素具有多种,而酸性胃液对人体黏膜消化作用是导致溃疡形成的主要因素,若人体酸性胃液接触人体任何部位,易导致溃疡发生,而大多数溃疡一般发生在胃部或者十二指肠,从而称作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3-4]。消化性溃疡也是十分常见的胃病,主要根据人体发生部位不同,主要分为复合性溃疡、十二指肠部溃疡、胃溃疡等,学者认为十二指球部溃疡和胃溃疡在辩证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人体胃溃疡一般实证热证较多,而十二指球部溃疡则以虚证寒证较多,胃溃疡患者常见表现是口干、便秘、泛酸以及胃脘痛等,常见的治疗药方主要包括:益气活血方汤剂,药方组成为:炒白芍20 g、川桂枝10 g、生蒲黄10 g、制乳香3 g、五灵脂10 g、铁树叶30 g、灸黄芪30 g、灸甘草6 g;十二指球部溃疡以泛吐酸水、胃脘隐痛作为主要表现,且脉沉细、舌质淡,应治以温中、健胃、益气活血等方式,一般使用大建中汤进行加减治疗,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当归16 g、党参16 g、白芍16 g、乌贼15 g、苦参10 g、威灵仙17 g,方中的白芍、当归、党参具有益气活血等功效,而威灵仙、苦参具有温中、健胃功效,若患者伴有疼痛情况、应加用肉桂,其具有散寒止痛等功效[5]。
4实验研究
梁雪冰,何佩玉学者在“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中,选取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6]。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在胃蛋白酶原2、胃蛋白酶原1以及胃蛋白酶原比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半夏泻心汤在胃病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陈亚民学者在“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研究中,选取胃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21%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胃病患者不良反应3.57%低于对照组患者,半夏泻心汤主要包括:甘草5 g、干姜15 g、黄芩6 g、红枣10 g、川黄连5 g、党参15 g,若患者伴有湿邪情况,则加用茯苓、炒栀子、薏苡仁,若患者伴有胃阴亏虚等症状,则加用麦冬、玉竹,若患者伴有溃疡情况、则加用蒲黄、党参以及当归,若患者伴有大便稀者、则加用白扁豆、陈皮,若患者伴有脾胃虚弱情况、则加用淮山、党参,若患者伴有肝气犯胃等症状、则加用白芍、柴胡,将上述药物使用500 mL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在2小时,使用大火煮沸,后则使用小火煎至300毫升,给予患者服用,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使用150毫升[7]。
在中医学中认为人体胃病发病机制主要在于胃肠交错、脾胃升降失调,从而导致胃脘痛表现,治疗原则应在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因此实施半夏泻心汤治疗,其药方中含有甘草、干姜、黄芩、红枣、川黄连、党参等多种中药,其中干姜具有散结除痞功效、而半夏则能够散温阳,黄连和黄芩则具有降泄、清胃热等功效,将上述四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辛开苦降、平调寒热等功效,党参具有补气、活血功效,甘草具有一定调和药物功效,诸药合用具有扶正祛邪、调节胃肠寒热等功效[8]。
惠绍山学者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的临床观察”实验研究中,选取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而对照组为实施西药治疗患者22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胃黏膜修复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还能降低患者自身不良反应,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5小结
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均为十分常见的胃病,易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9],而通过对上述胃病患者实施辩证施治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梁雪冰,何佩玉.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9):204-205.
[2]张廷,陆为民.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治疗胃病经验拾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2):44-46,64.
[3]陈华,金伟华,范开华等.胃病康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4,14(1):11-13.
[4]马凤岐,杨益萍,王恒苍,等.近代名医裘吉生脾胃病临证经验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8):673-676.
[5]贺茂勇.半夏泻心汤在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8,5(12):7-8.
[6]周帆,彭君伟,敬梦辉等.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及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5):473-477.
[7]李娟,杨柱,陈杰等.浅析国医大师刘尚义治疗胃病用药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1):8-10.
[8]王芸素,吴耀南.吴耀南治疗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9):103-105.
[9]吕瑾.中医半夏泻心汤在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4):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