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妇科常见阴道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探索;方法 每年 2000 病例中随机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3 月在我院接受阴道炎治疗的女性患者 100 例,符合各种类型的阴道炎的诊断标准,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 其中在这 100 例患者中滴虫性阴道炎占 36%,细菌性阴道病占 28%,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占 44%,针对患者不同的阴道炎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会使患者的病情恢复较快且复发率较低。结论 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阴道炎的关键。在治疗期间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叮嘱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避免病情再次复发。
关键词: 妇科;阴道炎;病因诊断;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王芸. 妇科常见阴道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探索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5):77.
0引言
近几年女性的阴道炎发病率正在呈现逐步上升的现象,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阴道炎多为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与滴虫阴道炎为常见症状,这些症状都有自身的诊断方法与治疗途径[1]。以下报告为随机选取的 2017 年 3 月-2018年 3 月在我院接受阴道炎治疗的女性患者 100 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 100 例在我院接收治疗的阴道炎患者,年龄在 21.3-54.6 岁,平均 35.1 岁;100 例患者中65 位患者有分娩历史,无分娩历史的则为 35 例;其中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病症的有 28 例,滴虫性阴道炎的为 36例,念珠菌外阴道炎为 44 例;患者表现的病症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增加、白带异常、阴道充血等临床症状。
1.2诊治方案。本院妇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排除其他情况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提取和分析阴道分泌物。对感染部位进行化验检查,根据 PH 值等特征确定阴道炎类型。然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常见的阴道炎有四种,患者经常易感染的炎症也是这几种不同的阴道炎,患者阴道 PH 值都是不一样的例如:细菌性阴道炎:该患者的阴道 PH 值在 4.5-5.5 之间,氨试验为阳性,临床表现症状主要腹部疼痛、外阴瘙痒、阴道粘膜水肿、内分泌物增加等情况。还有滴虫性阴道炎与细菌性阴道炎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治疗方案也是大不相同。
1.3治疗方法。使用抗厌氧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根本方法。甲硝唑、克林霉素是经常使用的药物,还有一些外用药也是较为常用的。使用 2% 克林霉素软膏阴道涂抹 5 g/ 次,持续使用一周。一般推荐患者局部用药,因为口服药与外用药效果相同,对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通常伴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或肠道滴虫感染,像这样的状况就只使用局部用药是没有办法进行根治的,还需要全身用药。一般采用口服甲硝唑 0.4 g/ 次,3 次 /d,连服 7 d,与此同时配合局部治疗, 清洗会阴、阴道在阴道后穹窿处放置甲硝唑 0.4 g,连用 7 d。在接受治疗时注意不要抽烟、饮酒,此病的产生原因是因为性生活传播的,所以一方发病,另一方也有感染的危险需及时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不能够进行性交。患者或不能够口服药物或不能全身用药,可以选择在阴道局部用药,可以选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0.2g,每晚 1 次,连用 7 d,但全身用药要优于局部用药。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口服伊曲康唑 0.2 g,1 次/d,局部用浓度为 3%-5% 的苏打水对外阴进行冲洗,2-3 次 /d,14 d 为一疗程;咪唑类药物外用涂抹 [2]。
1.4日常防护。女性发生阴道炎的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上都不是很健康或者性生活不洁净等都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些因素都是诱发阴道炎的隐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正确清洗阴部,注重保护阴道卫生。对于内衣进行单独清洁,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2结果
在妇科检查的女性患者检查过程中这些常见阴道炎的检出率为 56%,其中在这 100 例患者中滴虫性阴道炎占36%, 细菌性阴道病占 28%,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占 44%,由此可以看出念珠菌外阴道炎病检出率较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滴虫性阴道炎与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差距不是特别大。针对患者不同的阴道炎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会使患者的病情恢复较快且复发率较低。
3探究
一般来讲,阴道是不易被感染的,就算病菌入侵集体也会自动形成一层保护机制。保护机制被破坏后才会导致阴道炎的出现。但是有时因为环境因素或其他情况的影响下会造成阴道环境发生变化,容易造成阴道炎。在诊治过程中诱发病因有很多种并且不易根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其他病的发生,如不孕不育等情况。另外,阴道炎能通过性交传染给男性,造成男性不育 [3-4]。所以,在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注意日常生活事项。
参考文献:
[1]孔亚非. 妇产科阴道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J]. 中国卫生产业,2016(8):102.
[2]王世秋 , 卢琴. 妇科阴道炎发病症状及影响因素 [J]. 中外医疗,2015(24):190-191.
[3]柳丽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J].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71.
[4]郑智. 妇科阴道炎的临床用药探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1):10.
《妇科常见阴道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探索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6/2018120603155592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