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7 10:33: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122例高血压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61例)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时间护理(观察组6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同时评估患者住院护理期间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与对照组患者(82.0%)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有积极效果。

关键词:时间护理;高血压;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汪正艳,林亚寒.探讨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02-103.

0引言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基础疾病类型,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体外循环动脉血压升高症状,部分患者还伴随有心脏、大脑、肾脏等多项器官器质性损害或者功能障碍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研究证实,良好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将以此为据,探讨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122例高血压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以其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患者中男40-80岁,平均(69.2±6.6)岁,病程1-15年,平均(4.6±0.5)年;对照组(61例)患者中男40-81岁,平均(69.5±6.5)岁,病程1-15年,平均(4.5±0.8)年。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饮食、药物、锻炼、生活等多项内容进行指导护理,告诫患者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出院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时间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疾病观察: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每日不同时间内人体体温的变化情况为其测定体温及血压,例如人体体温最高时为16:00-20:00、最低时则为4:00-6:00;人体血压则存在白昼升高、夜晚下降的规律,人体每天血压峰值位于10:00、18:00,血压谷值则位于2:00、14:00。因此护理人员在高血压患者病情观察中应尤其注重血压峰值、谷值时间点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不同时间内血压值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加全面地关注患者治疗期间血压变化情况,根据患者血压变化给予药物治疗。

②药物服用:护理人员在结合高血压患者实际身体、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后,参考临床文献确定高血压患者的适宜服药时间。一般不同药物应在不同时间段内指导患者服用,以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其中1次/d的药物多在患者清晨起床后20 min内服用;2次/d的药物多将第一次用药时间设置为晨起起床时即刻服用、第二次用药时间则为14:00-16:00。此外,有需要服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通常于饭前1 h或者饭后2 h用药。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患者则对其首次用药剂量进行加倍以促使血药浓度快速上升,快速发挥药效功能。

③生活指导:护理人员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锻炼护理等也均应结合时间护理的规则进行,尤其注重患者晨起、晚睡等时间段。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晨起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做好口腔清洁、皮肤清洁等措施,患者晚睡时则应使用热水洗脚并冲洗会阴。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睡前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为患者创建安静的休息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应尽量将心理护理实施时间设定为每天的19:00-21:00,此时病区环境较为安静且患者在夜晚更容易感觉到寂寞等,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尽快进入心理护理角色,确保患者心理情绪得到良好疏导。在患者饮食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结合患者饮食内容制定餐饮次数。一般普通饮食为3餐、软食为4-5餐、半流质饮食为5-6餐、流质饮食为6-7餐,患者饮食内容应该注重营养搭配并保持清淡、易消化的优点,也可以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加强对部分元素的补充。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持续30 d内血压测定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有效:患者30 d血压测定结果正常时间≥5 d;无效:患者30 d血压测定结果正常时间<5 d。

②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进行统计评估,评分范围0-4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③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评估,评分范围0-8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软件完成统计,计量资料使用(±s)进行表达的同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达的同时使用2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者表示两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7%)与对照组患者(82.0%)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
 

2.2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时间护理是一种由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奏,对患者心理、用药、病理等多项内容进行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3]。时间护理是在当前医疗护理不断发展基础上延伸而出的一种中医科学护理模式,其相对于以往常规护理模式,更多的考虑患者诸多护理内容中的人体节律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结合人体生理、症状的规律变化来实施护理。将时间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能结合高血压患者机体的生理变化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及用药时间安排,同时结合患者血压、温度等指标的峰值变化时间段进行生命体征指标测定[4]。临床研究显示,人体体温、血压、肾上腺素等指标的分泌在每天24h的时间内均会表现出周期性的节律变化。而依照患者机理变化给予用药、锻炼、心理指导,能促使药物最大程度地发挥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并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目的[5-7]。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时间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有积极效果[8]。

参考文献

[1]赵绕绕,李静.高血压患者行时间护理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189-190.
[2]刘贵凤.优质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30-332.
[3]唐翠英,何方玲,廖春梅,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0):4179-4180.
[4]韦鸿雁.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509-510.
[5]邓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299.
[6]赵艳霞.时间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养生,2016(14):231-231.
[7]张圆润.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277-278.
[8]江淑坤.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26):97-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