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科室内常规无菌物品的改进管理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7 09:45: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科室内常规无菌物品的改进管理方法和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科室常规无菌物品500例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科室常规无菌物品50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科室中实施常规无菌物品管理,实验组科室中则实施改进无菌物品管理,分析两组管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率(1.60%)明显较对照组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率(9.00%)低,P<0.05;实验组专项质量检查结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室内常规无菌物品实施有效的改进方法,可更好地提高管理质量,更好地保证无菌物品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科室;常规无菌物品;改进管理;管理问题

本文引用格式:唐艳,张春霞.探究科室内常规无菌物品的改进管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8-29.

To Explore the Improved Management Method of Routine Sterile Articles in the Department

TANG Yan,ZHANG Chun-xia

(Disinfection Supply Center,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d management method and value of routine sterile articles in the department.Meth-ods 500 cases of routine sterile articles in the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500 cases of routine sterile articles in the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sterile articles were administered,whi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improved sterile articles were administered,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septic item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1.60%)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00%),P<0.05;The score of special quality examin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routine sterile articles in the departmen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terile articles.

KEY WORDS:Department;Conventional sterile articles;Improving management;Management problems

0引言

常规无菌物品是科室内常用的诊疗器械,如腹穿包、腰穿包、清创包、缝合包等非一次性的器械[1]。此类无菌物品在科室内均备有一定的基数,在使用后,其与消毒供应中心交换,在科室换药室或治疗室中备用[2]。临床灭菌包相关质量控制,不仅需要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参与,需要使用者共同监督和管理[3]。科室护理人员对于无菌物品管理,存在知识缺乏、认知不足的情况,消毒供应中心发出无菌物品后,科室在储存环节多数存在不规范的情况,这样则会对无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应加强常规无菌物品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以此保证无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5]。本研究主要对科室内常规无菌物品的改进管理方法和价值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科室常规无菌物品500例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科室常规无菌物品500例为实验组。参与本次研究的管理人员共计20名,男3名,女17名,年龄范围为26-50岁,年龄均值为(36.02±3.17)岁,工作时间范围为3-15年,均值为(6.34±6.30)年。

1.2方法

对照组科室中实施常规无菌物品管理。实验组科室中则实施改进无菌物品管理,具体为:

1.2.1问题查找

对常规无菌物品在科室中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解,查找相关的问题,检查的项目主要为手卫生执行、清点检查方法、有效期管理、物品分类摆放、储存处洁净度、摆放顺序、储存位置、储存环境等,其主要的问题:a:手卫生执行不当,对常规无菌物品取拿较为随意,未进行手部的清洗和消毒;b:相关知识掌握不全,在常规无菌物品使用和储存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未能全面对相关的知识了解;c:不规范储存管理,存在橱柜不洁等的情况,部分科室将无菌包储存于杂物仓库中,其分区不明确,一次性与非一次性无菌物品混合放置,未根据有效期进行物品的摆放,甚至出现无菌物品过期的情况;d:督查不到位,未对专项管理的具体要求制定,且无相关的检查评价标准。各级质量控制组织缺乏无菌物品管理的检查和监督[6]。

1.2.2改进措施

a:寻求部门支持,将无菌物品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向感染控制科、护理部上交,与相关领导之间交流沟通,讲明其中的厉害关系,尽量获得领导的支持和认同,从专业角度,提出相关的理化建议,从而更好对无菌物品管理。

b:起始环节控制,消毒供应室严格对无菌物品消毒后,方可将向科室发放,在无菌物品发放前,应对无菌包的合格性检查,确保无菌包的有效性。在物品发放时,严格对手卫生标准执行,对物品的包装质量、有效期、数量、规格、名称等检查,科室管理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并签字。在科室洁净处对无菌物品放置,尽量直接放置于橱柜内,对手部接触的次数控制。消毒供应室人员在无菌物品交接的过程中,若发现科室操作存在不规范处,则及时进行纠正[7]。

\

 
1.2.3指导培训

a:授课培训,护理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无菌物品管理的培训,主要包括无菌物品的管理要求、质量影响因素、储存环境标准、储存原则等知识,使得科室中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无菌物品的具体管理方法、规范要求、意义等,对相关的知识普及,将其无菌物品管理的认知水平提高,更好保证工作的规范性。

b:固化效果,将无菌物品管理的相关知识向医院学习网上传,并对答疑解惑专栏设置,使其能够更好地互动交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c:督导验证,纳入无菌物品管理知识于季度考核中,以此起到督促学习的效果。

1.2.4规范制度流程

a:发挥专业优势,对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消毒供应室进行无菌物品管理标准、制度的起草,感染控制科则进行相关的审核和修订,由护理部审定,之后将管理制度向科室中下发,使得科室有章可循。按照无菌物品的具体管理要求,与科室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制定无菌物品储存管理制度,包括无菌包的清点、检查、储存橱柜的清洁消毒、环境要求等[8]。

b:流程标准细化,对无菌物品管理的工作流程详细地制定,使得流程更加标准化,重点体现无菌物品接触时的手卫生、尽量控制无菌包的接触次数等。

c:管理细节重视,纠正科室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习惯,无菌物品若掉落到地、或在不洁位置放置,则视为污染,不可使用,尽量从细节方面出发,进行严格的管理,将无菌物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

1.2.5强化监督管理

感染控制科、护理部等,将科室无菌物品管理的情况作为医院感染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并将其作为常规检查,纳入至质量控制中,实施持续性的管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科室常规无菌物品管理情况督查,并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9]。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情况作观察分析,包括物品过期、橱柜不洁、未分区放置、未按有效期摆放等。并对比两组专项质量检查结果(以评分表评价,0-100分,评分越高,则管理质量越好)的差异性。

1.4数据分析

用SPSS 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情况分析


实验组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率(1.60%)明显较对照组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率(9.00%)低,P<0.05。如表1。


\

 

2.2两组专项质量检查结果分析

实验组专项质量检查结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

 
3讨论

科室常规无菌物品,其有效期内的无菌程度,与包装的干燥程度、完整性、封闭性、储存环境、手接触次数、运输环境等有关,以上因素不仅需要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同时需要科室人员的管理[10]。但是科室管理人员会受到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对无菌物品管理的质量保证,从而降低无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应积极对科室无菌物品管理方法改进,以此提高无菌物品管理的效果。

本研究显示,科室中实施改进无菌物品管理的实验组,其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率(1.60%)明显较科室中实施常规无菌物品管理的对照组无菌物品管理问题发生率(9.00%)低;且实验组专项质量检查结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改进无菌物品管理,可更好对无菌管理管理问题的发生控制,提高科室常规无菌物品管理的质量。常规无菌物品管理,其会受到传统行为和管理的影响,不能充分对无菌物品的存放管理环节控制,且缺乏执行的标准和流程,其专项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1]。改进无菌物品管理,其能够通过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以知识培训、流程规范、制度完善、落实督导等方法来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流程完善,提高管理人员对无菌物品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更好对其管理行为规范,以此提高无菌物品的管理质量[12]。

综上所述,改进无菌物品管理方法应用于科室常规无菌物品管理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减少无菌物品管理问题的发生率,将管理的质量提高,从而更好确保无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盛晓敏.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纳入护理管理预防院内感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9):160-161.
[2]刘慧.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8):52-54.
[3]王秀娟,刘晓燕,蒋萍萍,等.临床科室常规无菌物品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758-760.
[4]Assmann,Grit,Kasch,Richard,Maher,Christopher G.et al.Comparison of Health Care Costs Between Aseptic and Two Stage Septic Hip Revision[J].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14,29(10):1925-1931.
[5]孙家淑,谭厦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家庭医药,2018,17(11):216-217.
[6]梁小杰.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1981-1984.
[7]孙小英.集中管理模式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0):1598-1600.
[8]Assmann,G.,Kasch,R.,Hofer,A.et al.An economic analysis of aseptic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Calculation of partial hospital costs in relation to reimbursement[J].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2014,134(3):413-420.
[9]申春玲.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67-169.
[10]林巧玲,傅惠玲,张玉凤,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5,28(11):108-109.
[11]段春莲.浅谈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266-268.
[12]赵明.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环境不达标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201-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