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综合康复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6 17:24: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索综合康复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物理疗法,此项试验在2017年7月21日至2018年8月21日进行。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85.65±5.36)°]、步频[(98.96±9.86)步/min]、步长[(52.96±6.38)cm]、步速[(80.39±6.37)cm/s]优于对照组(P<0.05),Rasmussen评分[(29.63±5.33)分]、HSS评分[(95.31±4.19)分]、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疗法效果显著。

关键词:综合康复;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步速

本文引用格式:阿曼古力·拜哈提,宋晴.综合康复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0-11.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Traumatic Knee Joint Dysfunction

Amanguli·Baihati,SONG Qing

(Hot Spring Branch of Urumq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Urumqi,Xinjiang)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traumatic knee joint dysfunction.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knee dysfunction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ized by database,5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for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physical therapy.The trial was conducted on July 21,2017,It will be carried out until August 21,2018.Results The knee joint activity(85.65±5.36)°,step frequency[(98.96±9.86)step/min],step length[(52.96±6.38)cm],and pace[(80.39±6.37)cm/s]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Rasmussen score [(29.63±5.33)],HSS score[(95.31±4.19)],total effective rate(98.00%)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knee dysfunction is effectiv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Traumatic knee dysfunction;HSS score;Knee joint mobility;Pace

0引言

创伤性膝关节是骨折后期引发的并发症,主要是因不恰当的功能锻炼、术后制动,引起的关节囊、肌肉、关节周围韧带等结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患肢肌力下降、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减小等,不仅可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还可延长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导致患者产生质疑、抵触感,为了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功能障碍性,还需选择一项合理化治疗方案[1]。综合康复能够减轻肢体当前疼痛感和关节肿胀感,促进体能恢复,增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改善膝关节功能适应性,从而尽早促使患者回归原本生活和工作[2]。而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在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时,运用了不同治疗方案,如下文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7月21日至2018年8月21日选择100例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试验对象,均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选标准:(1)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膝部韧带、神经损伤,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现象;(2)患者对本次试验具有一定了解性,已签署同意书,无抵触情绪;(3)患者能够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康复训练和治疗工作。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精神类疾病患者;(2)排除存在严重骨质疏松患者;(3)排除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多发损伤患者。

观察组平均年龄(52.86±5.39)岁,膝关节伸直度(21.35±3.65)°,屈曲度(19.86±5.19)°;性别:男性29例,女性21例;损伤类型:10例为单纯半月板损伤或膝关节韧带损伤,11例为骨折伴韧带损伤,14例为膝关节周围骨折,15例为膝关节骨折;致伤原因:13例因运动损伤所致,16例因高处坠落所致,21例因交通事故所致。

对照组平均年龄(52.59±5.41)岁,膝关节伸直度(21.44±3.72)°,屈曲度(19.53±5.27)°;性别:男性28例,女性22例;损伤类型:11例为单纯半月板损伤或膝关节韧带损伤,10例为骨折伴韧带损伤,13例为膝关节周围骨折,16例为膝关节骨折;致伤原因:12例因运动损伤所致,15例因高处坠落所致,23例因交通事故所致。两组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使用双头红外线照射股四头肌和患膝关节,照射波长0.76-1.5m,连续治疗20 min,在使用超声波时,频率调整为1MHz,1.5 W/cm2,15 min,采用膝关节移动法,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休息2 d后,再次进行下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干预,主要措施:

(1)手法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操作者右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左手放在患者患膝的膝窝处,进行屈髋、屈膝运动,逐渐增加力量,以轻度酸胀、疼痛感为宜,直至膝关节屈曲角度达到最大,随后进行伸髋、伸膝运动,直至完全展开膝关节,每日三次,每次活动30次,膝关节活动度、强度、频率、时间均需因人而异[3];(2)关节活动范围训练:逐渐过渡,从不负重过渡至主动负重活动,主要内容:①关节松动治疗:协助患者采取患膝微屈曲位,让髌骨向四个方向滑动,双拇指抵住髌骨边缘,对于屈曲受限患者,需牵引小腿,促使髌骨下滑;对于伸展受限患者,需牵引小腿,髌骨上滑;②牵伸技术: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采用主动抑制技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5-10 s,随后休息3-5 s,再次进行上述运动;(3)肌力训练:对多个肌群进行等速运动、等张力运动,主要措施:①等速肌力训练:嘱咐患者双脚分开与肩部同宽,静靠墙,保持挺直背部,屈膝到轻度疼痛,维持60s;②等张训练:收缩股四头肌,伸直固定,维持10s收缩,10s放松,连续进行10次;(4)平衡和步态训练:①步态训练:对患肢进行负重或无负重训练,注意保持步态,反复进行10次;②平衡训练:采用站立位、坐位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维持1min后,休息1min,反复进行数次[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步频、步长、步速、Rasmussen评分、HSS评分、总有效率。Rasmussen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5]:包括行走能力、活动度、疼痛程度、稳定性、膝伸直缺失度,分数越高,代表膝关节恢复越好。HS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价膝关节)[6]:评估当前膝关节稳定性、肌力恢复情况、屈曲畸形、活动度等方面,若膝关节恢复越好,分数越高,总分100分。显效[7]:无明显畸形和疼痛感,主动伸膝受限<10°,屈曲>120°,膝关节完全伸直;有效:无畸形,偶感疼痛,屈曲90-120°,膝关节可伸直;无效:存在持续性疼痛,无膝关节改善现象。

1.4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对比值差异时,需运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2检验,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步频、步长、步速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Rasmussen评分、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


3讨论

膝关节可在局部受到严重创伤后,引起淋巴回流不畅、静脉血不畅,若此时长时间固定无法活动,可发生纤维性粘连,在组织间隙中引起纤维蛋白和渗出物沉积,加重肌腱和肌肉的萎缩,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失去膝关节原本弹性,严重影响运动功能,为了改善预后,还需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运动[8,9]。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发挥通利关节、解痉松粘、活血散瘀、改善局部循环等优势,进而利于消除关节挛缩,促使组织得到最大牵伸,克服纤维组织内部粘滞性阻力,稳定持续牵引,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消除关节内粘连,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改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缓解机体疼痛感和不适感,降低关节周围组织和韧带张力性,促使炎性产物吸收,缓解肢体肿胀感[10,11],将其用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加强关节稳定性,促使肌肉收缩力渐增,恢复运动条件反射性,强化韧带抗张强度,有助于关节软骨的恢复[12]。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步频、步长、步速优于对照组(P<0.05),Rasmussen评分、HSS评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综合康复疗法更能够加速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关节腔内关节液的流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修复软骨,进而缓解肢体肿胀感和关节疼痛感。

总而言之,综合康复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关节功能,减轻关节功能障碍,用于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保持关节稳定性,促使功能恢复和血液循环,加快关节软骨、周围组织代谢。

参考文献

[1]唐宝萍.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54-155.
[2]赵先彬,陈妍,李国华,等.早期功能介入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康复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4):494-495.
[3]高雅杰.基于多元化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1):152-156.
[4]许琛.康复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的恢复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5):514-515.
[5]黄小玲,唐金树,李岩,等.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868-873,898.
[6]杜丽娟.模块式康复计划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93-96.
[7]刘新荣,李旗.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步行功能的影响[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48(2):125-128.
[8]刘骥,魏巍,邓红卫,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5):2757-2760.
[9]裴艳玲,盛岩,庞灵,等.快速康复外科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7,38(5):218-222.
[10]于景川.伸筋汤熏洗配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1):2351-2352,2353.
[11]刘传耀,杨万章,蔡灿鑫,等.医学运动康复技术在膝关节前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6):13-16.
[12]吉鹏珍,郝青坡.系统康复护理指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7):228-2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