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48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偏瘫侧肢体痉挛程度、简化Fgui-Meyer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评价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前MAS评分、FMA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MAS评分、FMA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运动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任燕.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343-344.
0引言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1]。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促进其功能恢复。本文研究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入选标准
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首次脑卒中发病者;伴有运动功能障碍;意识清楚,能遵循简单的指令;无其他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如下肢神经病变、严重的关节疾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
智力异常;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如心肌梗死、肿瘤、四肢瘫痪。
1.1.3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偏瘫侧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
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等。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2-5]
1.2.2.1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极易出现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地与患者沟通,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1.2.2.2患肢保持良好体位
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其翻身、变换体位,以免产生压疮,并确保患肢的拮抗体位,避免患肢关节脱落或肌肉痉挛。
1.2.2.3预防患者关节异常
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实施关节活动训练,包括手臂摇摆,上半身仰卧训练,侧卧伸腿训练,关节内外旋展、屈伸,手指伸展训练等;患者病情好转后,进行早期的坐位或者平衡训练。
1.2.2.4预防因吞咽困难及呛咳引起的吸入性肺炎
脑卒中时,因双侧皮质脑干束受到损害,造成假性球麻痹,或因延髓主管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核团受到直接损害,造成球麻痹,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及呛咳反射消失,不能及时排出鼻腔、口腔内分泌物,这些分泌物进入气管、支气管、肺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早期防治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关键,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特别是口腔卫生,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卧床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对于球麻痹反复呛咳者,给予插胃管鼻饲,并定期检查胃管位置是否正确,调整喂食量和流速,防止反流;需要吸痰者,应在餐前或空腹时进行,腹胀时不应吸痰;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应每天评价拔除气管插管的可能性,以减少微吸入的发生。
1.2.2.5按摩及被动护理
从患侧近端按摩至远端关节10-15下/次,3次/d,促进患者血液及淋巴循环,减缓肌肉萎缩;帮助患者伸展和复位30 min/次,3-4次/d。
1.2.2.6定期随访
做好定期回访工作,告知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的训练及相关家居护理方法,做好自我保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2.2.7生活自理功能训练
日常进食、梳洗、洗澡、穿衣、裤和如厕训练。
1.3观察指标
(1)MAS评定偏瘫侧肢体痉挛程度,将痉挛强度分为0级(没有肌张力增加)到4级(受累部位屈曲或延伸僵硬);(2)FMA评定运动功能,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3)功能独立性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M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护理后,M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FMA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F M A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何进一步提高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代表的并发症治愈率,仍存在一定差距。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使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发生关节挛缩、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等的概率有效减少[6-8]。
本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红娟,陈丙坤,吕政.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156-158.
[2]高中领.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84):16448-16449.
[3]衣永尚,王帅,孙启栋,等.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9(19):24-25.
[4]张洪瑛.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7):142-144.
[5]黄金英.康复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7,30(5):141-142.
[6]许川月,陈黎明,江莹.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7,9(2):116-118.
[7]王兰东,吴小艳,崔昕.100例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7,1(7):182.
[8]杨红艳.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8):2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