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蒙医传统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6 09:31: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蒙医传统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骨折类型均经明确诊断,将其中先入院的60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后入院的60例则接受蒙医传统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简单活动时间、拆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蒙医传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关键词:护理干预;桡骨远端骨折;蒙医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图布其其格.蒙医传统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09,234.

0引言

桡骨远端骨折是十分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桡骨远端2-3 cm之内范围,约有10%的骨折属于此种类型。骨折类型分为柯力氏骨折、史密斯骨折、巴尔通骨折[1]。临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数是由于间接暴力所致,临床表现多为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上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进行短期制动后,让患者开展早期功能锻炼通常能够收到较好的恢复效果。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在此类骨折患者中应用较广泛,有助于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势[3]。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则容易导致骨折愈合不良、畸形愈合等,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实施高质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4]。本研究对本医院近年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蒙医传统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20例,分组如下:(1)对照组60例(先入院),其中女性共有25例,男性共有35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76岁、32岁,年龄中位值为(53.8±5.4)岁;骨折原因:摔伤、车祸伤、坠落伤分别有27例、19例、14例。(2)观察组60例(后入院),其中女性例数为24例,男性人数有3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3岁,年龄中位值为(53.9±5.8)岁;骨折原因和对应的患者人数均与对照组相同。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价值较高。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

给予该组患者蒙医传统护理干预措施:(1)情志护理:患者突遭创伤,疼痛剧烈,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关心鼓励,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配合事项,讲解情志变化对疾病转归的影响,使患者情绪稳定,保持积极心态,主动配合护理治疗,早日康复[5]。(2)复位前的护理:在骨折后进行小夹板固定复位之前,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较明显,此时护理人员应当重视对患者的心理评估,向患者进行伤情解释,介绍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使患者保持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治疗。此外,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弹性、可塑性、韧性等良好的夹板,减少生理影响。(3)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后,患肢远端会不同程度的肿胀,一般要注意观察循环障碍以及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发生,当指端出现青紫、苍白或温度偏低时,则说明回流障碍、供血不足或者患者出现麻木、疼痛时神经受到压迫,这时要及时观察外固定的松紧、变形情况,随时观察,调节寸带松紧度,及时告知主治医师,以便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患者患肢应当保持在功能位,卧位状态时患者的前臂应比心脏水平位高,站立位时患者弯曲90°置于胸前悬挂固定。(4)做好功能锻炼:成功复位以后鼓励并指导患者及早开展功能锻炼,早期只要是进行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等处的主动活动练习,促进肌肉与韧带组织的恢复;中期:3-4周后进行患者腕关节活动、前臂旋转运动的指导,活动强度、范围随着康复进程逐渐加大。固定拆掉后可加大锻炼的力度,进行负重训练,直到功能恢复正常。后期: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4-6周拆除外固定后,以关节运动疗法为主,包括桡腕关节运动、桡尺关节运动和腕间关节运动,可做腕关节屈伸、旋转及桡侧偏斜活动直至功能恢复,注意在康复训练中,宜循序渐进,忌用暴力强扳,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1.3观察指标

(1)进行疗效对比,按照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通知治疗优良率。(2)比较组间简单活动时间、拆板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时间指标的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2检验和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则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对比

各项相关时间指标的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更短(P<0.05),见表2。

\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所有骨折类型中的发生率较高,多是由于受到外力作用所导致,例如发生摔倒、跌落、车祸等,均可导致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在发生骨折之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以防止发生骨折愈合不良,出现畸形等,使患者今后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6]。临床中常采取手法复位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而在进行保守治疗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技术,以促进骨折恢复[7]。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蒙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功能锻炼为蒙医治疗此类骨折的常用特色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无创伤,疗效确切等诸多优点。这种蒙医传统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更好的实现骨折对位,使患者肢体功能通过早期锻炼得到更好的恢复,改善局部血运,对骨折愈合十分有利[8]。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蒙医传统特色综合治疗护理技术,并加强对患者心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可以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明显的提升,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促进功能的更快更好地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且能够在更 短时间内进行活动、拆板,骨折愈合时间也均比对照组更短。

综上所述,蒙医传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缓解疼痛不适症状,促进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禤美群, 陈锦花, 张美娴. 综合护理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23(10):95-96.
[2]崔秀枝 , 史圣华 . 蒙医传统整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体会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23(8):79-80.
[3]杨晓莉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J]. 光明中医 ,2017,32(14):2107-2108.
[4]董亚乐. 中药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杂志 ,2019,31(3):568-570.
[5]王芳 .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27):237-238.
[6]张晓静 .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后中医综合治疗的意义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9(1):54-55.
[7]吴维勇 , 徐卫国 , 王佳乐 . 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48 例总结 [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35(2):61-62.
[8]鞠晓庆 . 蒙医传统手法复位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83 例疗效观察 [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22(8):3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2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