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5 13:38: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8例,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的药物为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观察组患者给予的药物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更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主要通过抑酸和增强胃动力两方面进行临床治疗。雷贝拉唑在抑酸方面的药效要明显高于奥美拉唑。在增强胃动力方面,莫沙必利的临床疗效显著。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联合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韩金平.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45,156.

引言

现代生活节奏较快,人们压力较大,饮食习惯不良,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增多,其中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逐年增高,据资料统计,在我国该病的发生率为2%左右,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极易复发。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反流性食管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内镜检查可观察到食管粘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以胃肠动力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为主。本院对收治的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方案进行治疗,疗效十分满意。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10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病例,所有患者纳入研究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在2003年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所提出的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腐蚀性食管炎、药物性食管炎、食管肿瘤等其他胃肠道器质性病变。观察组中男33例,女21例,年龄25-65岁,中位年龄42.5岁,病程3个月-2年,中位病程16.5个月;对照组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24-64岁,中位年龄43.5岁,病程24个月-3年,中位病程20.5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抬高床头15-20 cm,戒烟酒,饮食宜清淡,禁咖啡、高脂饮食及辛辣刺激性饮食。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方法: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药物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8,规格型号:10 mg×14粒),每天1次,20 mg/次;莫沙必利(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规格:5 mg×36片),3次/d,5 mg/次。观察组采用雷贝拉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方法: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江苏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H 20061220,规格:20 mg×7粒),每天1次,20 mg/次;莫沙必利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期间,禁止服用中和胃酸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对胃肠动力药产生不利影响的药物。1个疗程为期8周。1周1次复诊,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1疗程治疗完成后,判断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烧心、反酸、胸痛等临床表现消退,食管炎症均消失,且黏膜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患者烧心、反酸、胸痛等临床表现有所好转,内镜下食管炎症基本消退,病变面积消退>50%;无效:患者烧心、反酸、胸痛等临床表现无任何变化,内镜下食管病变面积消退<5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进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1例患者轻度头晕,1例患者轻度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轻微腹泻,2例患者食欲减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虽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指的是胃内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发生反流到食管内,导致食管内出现溃疡或是糜烂的情况。是一种胃酸分泌异常以及胃肠动力和食管动力异常的疾病。引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衰退、食管酸清除异常、胃排空障碍、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产生了障碍,该病发生主要是由于胃酸以及胃蛋白酶反流对于患者食管下段的协同作用,同时患者的食管清除能力大大降低。临床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为主,还要增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减轻腹内压,缓解胃食管反流。

当前,抑制胃酸药物较常采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二者均为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属于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在抑酸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且产生的效果较快,能够对胃内的抑酸水平进行长时间的维持[1,2]。属于苯丙咪唑类药物,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相比,不用通过肝脏P450同工酶代谢,与H+-K+-ATP酶进行结合,可以快速地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久,药动力学对其影响很小。而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其抑酸效应较慢,要想达到一定的抑酸效果需要多次给药,且在促进愈合及缓解症状上具有不稳定性,这就大大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有研究显示在应用药物的过程中第1d雷贝拉唑即可达到最大的抑酸效果,可达到88%,而奥美拉唑仅达到42%。使用雷贝拉唑第1个24 h胃内pH>3的百分比为55%,奥美拉唑仅为37%。所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雷贝拉唑明显优于奥美拉唑[3,4]。

单纯的抑酸,难以改善胃与食管的动力,还会延缓胃排空,延长食管与胃酸之间的接触时间。故而,抑酸的同时,还应联合莫沙比利促进胃排空。莫沙必利是一种新型的胃肠促动力药物,可选择性地结合5-HT4受体(胃肠肌层神经丛5-羟色胺4),选择性作用于胃肠肌层的神经丛,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帮助患者胃排空,有效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进而使食管的清除作用增加[5];除此之外,莫沙必利还可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增强胃肠道的协调性、动力,从根本上阻碍胆汁、胃液等内容物的反流,进一步增强食管下端清除效果以及食管蠕动能力,缩短食管与胃酸接触的时间,减少患者反流现象的发生[6]。从当前研究看,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更安全有效,较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疗效更显著[7]。本次研究,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更优优势(P<0.05),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不同程度发生了不良反应,但程度均较轻,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比较,建议临床上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作为首选方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早诊早治,早期病情较轻,炎症范围较小,易达到愈合[8]。

参考文献

[1]陈乔,杨聪玲.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304-306.
[2]林继红.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20-21.
[3]徐文俊,许建国,朱华,等.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7,25(2):145-148.
[4]金文成,孙禹威.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41-43.
[5]赵玲玲.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北方药学,2016,13(10):144-145.
[6]方国亮,邹锋.反流性食管炎应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263-264.
[7]贾湘云.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5,8(3):54-55
[8]顾丽萍,张晓平.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50例反流性食道炎的疗效观察[J].华西药学杂志,2016,31(2):220-2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