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5 13:24: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了解住院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安全隐患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护理人员因素,防范措施包括健全科室规章制度、预防跌倒措施、正确评估患者、做好药物护理、重视护患间的沟通交流与健康教育、改善病区环境设施、加强护士责任心。我们认为只有坚持科学管理,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有效运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护理管理制度化、安全化,才能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关键词:住院患者;老年护理;护理安全;安全管理;护理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韩冰.老年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305-306.

0引言

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长寿,由此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现,目前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本院骨科老年患者年龄约在59-90岁,分析每月对护理质量安全检查结果及对护理满意情况调查来看,对于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隐患。如随着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的改变,所导致的思维紊乱、感觉迟钝、记忆力减退以及机体功能障碍等,极易引发患者误吸、烫伤或跌倒、坠床等意外,故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安全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心理需要。因此,针对老年患者护理的重点是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是衡量医院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加强老年人的安全保障措施,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1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危险因素

1.1患者生理因素


随着老年人各个器官生理机能的退化,反应和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平衡力下降是其通常的表现,这也是老年人意外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2]。视力和听力下降;心脏搏出量可减少40%-50%;肺活量减少50%-60%;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脑组织萎缩,胃酸分泌量下降等。由此极易导致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出现。

1.2患者病理因素

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病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病后,导致的病死率居老年人病死原因的第4位[3]。

1.3药物因素

在护理管理安全陷患中,用药失误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逐步减退的身体各系统功能,使其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下降,因此,很难严遵医嘱准确和按时服药,致使少服、多服,甚至错服、漏服等现象频现[4]。特别是对于那些已出现心、脑、肺、肾、肝等功能衰退的患者,其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原本就已降低,错服或多服等问题,极易使患者出现中毒反应。

1.4环境因素

老年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已养成的生活方式决定着生活的安全性。据相关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跌倒与环境因素相关能占到51%。如地面不平太滑或积水,走廊堆放障碍物,卫生间旁边没有安装扶手,在需要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活动等。

1.5心理因素

患者的依赖、恐惧、孤独和消极情绪是造成护理安全意外发生的隐患[5]。随着医学的发展,身体的疾病得到治疗,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退休在家,终日无所事事,况且离开了熟悉工作环境和长期相处的同事,内心难免会升趣孤寂凄凉之情,一时难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不同的看法,却又无力改变现状,“被遗弃感”、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是这一阶段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状态,甚至由此而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或发作,严重影响了健康。

1.6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老年护理的状况堪忧,我国从事护理的人数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接受过老年护理和社区护理系统教育的就更少,对老年疾病的病理过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不强,护理人员对自已的工作定位就是被动的执行医嘱,学习主动性不强,与患者的沟通不及时不到位,或完成患者一般治疗即可,对老年人出现的各种症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提前预防,影响护理安全。

2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促进法律意识提高;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严格规范老年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标准,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引导其充分认识到遵章守纪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对每一位入院患者进行佩戴腕带,护理操作时严格按照患者身份流程进行双人核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针对住院患者的三查七对程序落实到位,同时将查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清楚,防止查对不到位而发生无声操作的低级错误[6]。

\

 
2.2建立老年人预防跌倒防护措施

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跌倒次数增多,轻者软组织损伤、骨折或关节脱臼,重者危及生命。老年人跌倒若是因体位性低血压引起时,需注意不要让老年人活动时站立过久,同时应嘱其动作缓慢,每一个动作后暂停片刻,防止眩晕,进行活动时有人陪伴。入院时要正确评估患者,了解患者跌倒史,对有跌倒风险患者床头贴上“预防跌倒”标示。

2.3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于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7]。在护理工作中本着患者的事情无小事的态度进行护理,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慎独精神,强化自我约束与监督,从每个操作的每一步细心做起,持之以恒,防微杜渐,高度确保患者护理安全。

2.4重视护患沟通和加强健康教育

应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尽量不让老年人独居,或请保姆照顾。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利用晨、晚间护理时间,分别对不同患者疾病特点进行个体宣教。讲解包括饮食、用药、休息、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8]。对于出院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手续的办理、发放预约挂号卡、康复期功能锻炼、复查时间等。护士长定期对入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抽查,对于妥善处理潜在安全隐患,及时改进工作,确保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5提高用药安全

老年人肾血流量减低,药物清除缓慢,而药物剂量通常是按青年、中年人为对象测试出来,因此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上,均需根据肝、肾功能正常值做相应修改。减少药物种类,改变服药次数,如每日2次改为每次1次,合理联用药,要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老年人要根据医嘱对症下药。护理操作时,为确保用药安全,首先需掌握药物特性,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通过严密关注患者用药后情况,若发现异常,需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护士要加强对服药过程的监督,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坚持执行服药到口原则,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6改善病区环境

要以方便老年患者需求为出发点,设置病房环境以及物品的摆放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安全,温度相对恒定,湿度适宜,使老年人身心保持最佳状态。室内光线充足柔和,设置夜灯为方便患者起夜;浴室壁上配有拉手和卫浴椅,以方便患者安全洗澡;洗手间不设门槛,有呼叫器和扶手,便具做成坐式且配有自动回转的扶手;若地面湿滑,保洁员需将黄色警示牌放置于此处,并及时拖干,保证患者安全。

3讨论

通过以上对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老年疾病的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严格监控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邱林丽.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9(19):116.
[2]桂程丽.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安全原因分析与对策[J].家庭护士(中旬刊),2008,6(26):2424-2425.
[3]胡湘燕.加强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及陪护者的教育训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12(2):31-32.
[4]王攀攀.老年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669-670.
[5]刘芙琼.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85.
[6]胡宗梅.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0):266-267.
[7]林峰.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8):214-214.
[8]彭玉彬.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24-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1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