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4 14:24: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1月起开始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以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工作人员手表面合格率、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为0.96%,明显低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周伟.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246,278.

0引言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感染情况,其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医院感染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所导致,当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后,患者病情的治疗会受到严重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会延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若不能很好的处置医院感染,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2-3]。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侵入性治疗不断的在临床中使用,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逐渐增加,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了医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研究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我院于2018年1月起开始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以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效率进行分析。其主要的检测内容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医护人员的卫生、消毒灭菌物品等,评价其合格率的变化情况;采样和检测均严格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进行[4]。

1.2方法

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方法:①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为了提升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由我院的护理部、护士长和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一级管理为自我监测,其成员为各个科室的护士长,主要负责对重点科室的消毒液、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卫生、无菌操作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各个环节均符合相关要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出和整改;二级管理消毒质量控制小组,成员主要为专职护士长,主要的工作是对医院内的各个科室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出,并要求其限期整改;三级管理为护理部,其主要工作是对科室消毒隔离技术的管理进行随时的抽查,了解每个科室的落实情况。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制定符合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对每项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制定相应的质量考核标准,护理部每月对各项工作进行评定,对不达标的地方进行合理的处罚,并指导其整改,以不断提升护理的质量。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定期的对每个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分批次的开展培训工作,向其讲解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各项知识,提升其工作职能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完全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工作,减少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④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落实洗手制度,进而防止病原体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的出现;要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管理,手术室、烧伤科、新生儿病房等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要对其工作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减少医院感染的出现;加强消毒制度的落实,在工作中实施积极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清除细菌和病菌,减少感染情况的出现;在治疗时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抗生素,避免过多或者滥用抗生素,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感染。⑤做好检测工作:定期对医院各个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的空气进行检查,进一步的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质量。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和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表示,行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对比


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工作人员手表面合格率、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如表1。

\

 
2.2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

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为0.96%,明显低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如表2。


\
 


3讨论

医院感染问题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医疗事件,此情况的产生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合理有着较大的关系[5]。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极大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治疗,并会出现医患纠纷,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并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6]。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控制,进而减少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7]。本次研究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使其工作中能够完全的按照相关工作制度进行工作,通过对各个科室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监督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情况出现[8]。

本文研究得出,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工作人员手表面合格率、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为0.96%,明显低于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代新华.护理管理应用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探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7):185-185.
[2]王薇.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160.
[3]张婷,郝晶,王敏蓉,等.PDCA循环联合细节护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0):132-135.
[4]张红霞.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效果及控制对策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7):132.
[5]王力红,赵霞,赵会杰,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护理相关要点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6):729-732.
[6]侯铁英,张玉,钟振锋.《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解读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6):721-724.
[7]方雪梅,谭玉婷,易霞,等.思维导图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4):60-63.
[8]蔡虻,孙众,刘聚源.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临床实践的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2):1612-16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0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