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肿瘤患者术后高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为围手术期的血糖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术后发生血糖增高的非糖尿病肿瘤患者18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高血糖的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非糖尿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高血糖与禁食时间、麻醉、手术部位及持续时间、药物的应用、营养支持方式、年龄、心理应激、疼痛应激等有关,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18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合理使用胰岛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应对非糖尿病肿瘤患者术后高血糖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非糖尿病;肿瘤患者;高血糖;原因分析;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陈姣姣,屠奕,梁冠冕.非糖尿病肿瘤患者术后高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313,337.
引言
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围手术期的高血糖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1]。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患者入院时有2次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餐后2 h有2次血糖≥11.1 mmol/L,但当抗调节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等)和过度炎症反应都减弱时,血糖可恢复正常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181例术后发生高血糖的非糖尿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高血糖的原因,总结护理对策,以为临床围手术期的血糖护理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本院非糖尿病肿瘤术后发生高血糖的患者共1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9例,女72例;年龄20-85岁,平均(52.85±10.31)岁;住院时间10-92d,平均(25.26±11.63)d;肿瘤类型:肺癌59例,胃癌56例,肝癌34例,食管癌21例,其他肿瘤11例。
2原因分析
2.1禁食时间
术前禁食禁饮是一项常规的术前准备工作,传统的观念一般为禁食12 h,禁饮6 h,但由于手术接台时间的不确定性,患者禁食禁饮时间往往超过此时间。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使皮质醇、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释放增多,引起胰岛素抵抗[2],从而发生高血糖反应。
2.2麻醉方式及药物
外科常用麻醉方式有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全身静脉麻醉处理下可抑制机体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投射,但无法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导,易使得机体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增强了患者神经兴奋,易使血糖产生波动;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导至机体中枢神经,有效保持患者内环境及血糖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糖水平波动[3]。同样,不同的麻醉药物对血糖值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荀卿娟[4]的调查显示,恩氟烷麻醉较舒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2.3手术部位及持续时间
有文献报道,与外周手术相比,涉及胸部和腹部的外科手术高血糖的持续时间会延长;进行小手术治疗的患者,因创伤、应激程度较轻,因此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也较轻。手术持续时间也是非糖尿病肿瘤患者术后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持续时间越长,患者应激反应越明显,导致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及细胞因子的大量分泌,同时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患者的血糖代谢出现紊乱而发生高血糖。
2.4药物的应用
研究显示,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超过80%非糖尿病患者血糖峰值超过11.1 mmoL/L[5],而生长抑素对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释放有抑制作用,可影响机体对血糖的调节,如长期使用,也会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儿茶酚胺、生长抑素等的使用,同样会增加糖代谢的紊乱及血糖控制的难度。
2.5营养支持方式
但不合理的肠外肠内营养均可导致患者出现异常血糖增高。肠外营养包括葡萄糖液体的输注及各种脂肪乳剂、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输注。当24 h内葡萄糖输注的总量或单位时间内输入的葡萄糖超过人体代谢能力和胰岛素相对不足时,病人可出现高血糖,甚至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肠内营养患者的血糖水平受肠内营养配方、浓度、滴速等多因素的影响。肠内营养往往采用高热量、高蛋白等营养液输入,会造成血糖控制困难[6]。
2.6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逐渐退化,往往又合并各种基础疾病,在面对各种应激刺激时,术后更易发生高血糖反应。
2.7心理应激
肿瘤患者一方面会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及预后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术后形象的改变,患者往往有失落、沮丧,甚至自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这些不良的长时间的心理应激可使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而出现血糖异常增高。
2.8疼痛应激
术后疼痛作为一种应激,同样可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机体释放多种应激因素如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等,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分解增加和糖异生增强,外周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代谢紊乱而出现应激性高血糖。
3护理对策
3.1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
可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生化检验、血气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血糖监测。美国内分泌学会2012年发布的最新版《非急诊住院患者高血糖的管理》,提议血糖超过7.8 mmol/L的非糖尿病患者进行至少24-48 h监测血糖,血糖控制目标是餐前血糖低于7.8 mmol/L,随机血糖低于10.0 mmol/L。对于血糖不稳定或血糖高难以控制的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频率。
3.2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①缩短禁食时间及合理安排接台手术[7]。②非糖尿病肿瘤患者手术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同时密切监测患者血糖的变化。③对于预计手术时间>2 h、血糖波动较大者,使用等渗盐水加短效胰岛素静脉滴注的方法控制血糖更为安全、方便[8]。④术后应合理、慎重、规范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避免不必要的糖代谢紊乱的发生。⑤在肠外营养实施的过程中,要控制葡萄糖输注的总量和单位时间内输注葡萄糖的速度,按比例在输注的葡萄糖液体中添加胰岛素。在肠内营养实施的过程中,要尽量采取缓慢滴注的方式,掌控滴速;对于术后已出现血糖偏高的患者,可使用专用型肠内营养制剂。⑥合理使用胰岛素的同时预防低血糖的
发生。⑦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其负面情绪,预防和减轻术后高血糖的发生。⑧合理使用止痛药物,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缓解疼痛,有效地调控应激反应。
4结果
对181例术后发生高血糖的非糖尿病肿瘤患者,经过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合理使用胰岛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康复出院。在出院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已大致降至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1):93-95.
[2]孟文君,魏昕,陈香香,等.术前口服补液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8,38(4):470-473.
[3]王淑燕,何岩,张通.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7-28.
[4]荀卿娟.恩氟烷麻醉对血糖和血脂影响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36-37.
[5]咸玉欣,李莉,孙瑞霞,等.糖尿病患者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后动态血糖特征及胰岛素方案调整[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6):468-472.
[6]王相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血糖控制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6):529-530.
[7]张宇,宋西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5):275-278.
[8]施咏梅,曹伟新.重视围手术期病人的血糖管理[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4,19(1):9-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