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有效性,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46例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其中73例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使用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数据的统计记录,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痛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两项指标,研究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数据的结果表明,对于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使用口服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相比口服阿莫西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病;阿莫西林;莫西沙星;药理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高光武,李玲.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有效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143,154.
0引言
选择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是提高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疗效的关键[1]。本文,通过对本院146例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分组进行口服阿莫西林和口服莫西沙星两种药物的比较研究,探讨口服莫西沙星对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46例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其中73例使用莫西沙星进行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使用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其他相关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疗程:研究组患者每日1次,于清晨口服莫西沙星400 mg/次;对照组患者每日2次、早晚各1次,口服阿莫西林500 mg/次[2]。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治疗有效率
治疗后对患者行胃内镜检查,以检查结果及患者的胃痛症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指标,并统计总有效率。统计数据使用(n,%)表示,并进行2检验。
1.3.2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
统计数据使用(n,%)表示,并进行2检验[3]。
1.3.3胃痛症状变化
根据胃痛症状程度、症状频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胃痛症状严重程度由低至高对应的分值为0-6分、胃痛频率由低至高对应的分值为0-3分;统计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t检验。
1.3.4药物不良反应
该指标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六项,并统计计算不良应率;数据以(n,%)表示,并进行2检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数据比较差异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下表2。
2.2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比较
经过2周的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有66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得以根除,根除率为90.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64.38%)。数据经检验:(2=9.688,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痛症状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痛症状比较,治疗前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痛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胃痛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见表2。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口服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临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见表3。
3讨论
临床对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抗菌和抑制胃酸来调整胃肠道环境,从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4]。
阿莫西林是一种青霉素类抑制剂,其耐酸性强,可在人体内迅速水解并生成肽键,通过与病菌的转肽酶结合、降低病菌活性,最终杀死致病菌[5];莫沙西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其半衰期长、不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明显[6]。本次研究数据显示,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胃痛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两项指标,研究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结果表明,由于莫西沙星半衰期远远长于阿莫西林,因此患者用药次数降低,可有效减少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莫西沙星相比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的敏感性、抗菌活性更高,因此有效提高了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服药后,使用莫西沙星患者的胃痛症状变化指标显著优于服用阿莫西林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综上,对于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使用口服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相比口服阿莫西林,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7,8]。
参考文献
[1]谢志胜,尚巧梅,杨晓庆.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8):31-32.
[2]梁鹏.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6):7408-7409.
[3]缪小莉.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学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122-123.
[4]于萍,王景慧,王秀英等.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学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9):200-201.
[5]李志勇.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9):19,22.
[6]陈益忠.雷贝拉唑、莫西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2012,33(01):19-20.
[7]梁丽君.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病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09):62-64.
[8]翁浩波.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0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