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4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后恢复情况、药液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74%),对照组为(91.4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液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明显低于对照组(38.30%)(P<0.05)。结论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基础上缩短患者麻醉后恢复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关海山.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74-75.
引言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等晚期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手术创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1]。相关报道表明, 由于老年人是髋关节疾病高发群体,而患者麻醉、手术耐受度较低,因此有必要研究合理、安全的麻醉路径 [2-3]。为了探讨更加科学的麻醉方案,本文以我院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8 月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94 例为研究对象,就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展开了下述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骨科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8 月收治的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94 例。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②经 X 线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排除标准:①外伤导致的多发性骨折;②手术禁忌症;③临床资料缺失。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患者男 26 例,女 21 例;年龄 60-78 岁,平均(67.43±2.29)岁;包括髋关节外伤史患者 19 例,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患者 15 例,股骨颈骨折病史患者8 例,酗酒患者 4 例,病因不明者 1 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22 例;年 61-79 岁,平均(67.63±2.53)岁;包括髋关节外伤史患者 20 例,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患者 14 例, 股骨颈骨折病史患者 5 例,酗酒患者 6 例,病因不明者 2 例。患者均获知情权,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方法。术前 30 min 采取肌内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硫酸阿托品注射液(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616)0.5 mg。麻醉诱导采用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 国药准字 H20123421)1 µg/kg+ 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2 mg/kg+ 注射用维库溴铵(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5177)0.2 mg/kg。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气管插管方式给予患者 1% 异氟醚吸入麻醉;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508)1 µg/kg+ 注射用维库溴铵 0.06 mg/kg。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静脉注射,给药剂量2 mg/(kg·h)。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给予患者0.75%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60897)2 mL+10% 葡萄糖注射液 1 mL,推注入蛛网膜下腔隙,速度 2 mL/s,麻醉平面 ≤L10 胸椎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患者注射用维库溴铵,硬膜外腔间断使用浓度 0.75% 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0.15 mg/kg。术中适当追加 1%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50020226)+ 肾上腺素(1:20 万)。
1.3观察指标
(1)麻醉效果评价 [4]:①优秀:患者无不适反应,肌肉松弛,未感觉到疼痛;②良好:患者存在轻微不适,伴有轻度内脏牵拉反应,肌肉松弛,不影响手术进行;③较差:患者明显感受到疼痛,存在明显内脏牵拉反应,肌肉紧张,无法正常进行手术,麻醉优良率 =(① + ②)/47×100%。
(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3)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肌颤、恶心呕吐、低血压、术后躁动。
1.4统计学分析。用 SPSS 23.0 处理 94 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数据,以 χ 2 检验计数资料(%、n ),以 t 检验药液用量等计量资料( ±s),P< 0.05,显示存在差异。
2结果
2.1麻醉效果对比。观察组优秀 27 例(57.45%),良好 18例(38.30%),较差 2 例(4.26%),麻醉优良为 95.74%(45/47);对照组优 25 例(53.19%),良好 18 例(38.30%), 较差 4 例(8.51%),麻醉优良为 91.49%(43/47)。组间治疗有效率数据对比,χ 2=0.178,P =0.673。由此可见,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
2.2麻醉恢复情况和药液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药液用量分别为(8.23±1.86)min、
(13.31±3.04)min、(7.24±2.25)mL;对照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药液用量分别为(15.17±2.24)min、(21.14±3.17)min、(12.35±2.13)mL。组间数据对比依次如下,t =16.341、12.222、10.888,P =0.000、0.000、0.000,由此可知观察组药液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2.77%(6/47),包括肌颤 2 例,恶心呕吐 2 例,术后躁动 1 例, 低血压 1 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8.30%(18/47),包括肌颤 4 例,恶心呕吐 5 例,术后躁动 5 例,低血压 4 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χ 2=8.057,P =0.004。由此可见,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3讨论
有研究表明,由于老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器官退化现象,导致个体手术耐受性较差,容易增加患者手术麻醉风险,既往采用的全身麻醉防范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不利于患者术后良好恢复,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加安全的麻醉路径 [5-6]。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 95.74%,对照组为 91.49%,组间麻醉优良率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采用的麻醉方案均可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初步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可将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相结合,达到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
周晓敏 [7] 对 100 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研究后发现,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为 4.0%,远低于全身麻醉患者的 16.0%,且两者均可达到预期麻醉效果,证明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推广。结合本文实践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药液使用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麻醉方案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减少药物用量。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证实观察组采用的麻醉方案能够有效防控低血压、术后躁动等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这是因为在腰硬联合麻醉状态下能够将麻醉药液经蛛网膜输注到硬膜外腔, 加快药物起效时间,在充分阻滞的前提下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从而改善麻醉药物使用过多引发的低血压等不良情况,提高麻醉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麻醉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促使患者麻醉后尽早苏醒,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安全性良好,因此具有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涂琴琴. 小剂量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 - 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6,20(1):163- 166.
[2]陆卫萍, 杨雪峰.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对比 [J]. 贵州医药 ,2017,41(5):493-494.
[3]涂琴琴. 小剂量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6,20(1):163- 166.
[4]李素美.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对比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29(11):1611-1612.
[5]何林, 文丽, 吕国荣 . 腰硬联合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延迟的影响 [J]. 医学综述 ,2017,23(11):2278-2281.
[6]刘汉新, 霍淑霞 , 伍时锋 . 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9):123- 124.
[7]周晓敏.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26(19):149-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