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儿童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童压疮患者,以随机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压疮总愈合人数分别为57例和41例,总愈合率分别为92.50%和77.50%,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儿童压疮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使其压疮愈合的进程得到加快,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童压疮护理;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邴春梅,荆晓英,刘琳.循证护理在儿童压疮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268+271.
0引言
一直以来,压疮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儿科的压疮患者,护理人员必须给予重点的关注,随着当代儿科医学的高速发展,我们认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对儿童压疮的护理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1]。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儿童压疮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儿童压疮患者,全部患者均已经过我院确诊,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2]。以随机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实验组中,男女数量分别为26例和14例,年龄为(6.4±5.2)岁;常规组中,男女数量分别为27例和13例,年龄为(5.7±4.0)岁。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本次研究,全部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对比。
1.2护理方法
1.2.1循证问题的提出:对给予儿童压疮进行护理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确立,对儿童压疮的临床分析、危险因素评估以及护理措施进行相应的确认和分析。
1.2.2循证问题证据寻找:通过网络文献数据检索以及图书馆数据检索等多种途径,对循证问题的相关证据进行寻找。基于此,我们认为,儿童压疮一般能够被分为四期,不同的分期能够对儿童患者的医疗费用产生显著影响,而压疮的形成主要在于患者自身组织对压力的耐受程度,对患者的压疮情况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是压疮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其进行应用,有利于保障压疮高危人群的压疮发生率得到降低。
1.2.3证据的评价:由主管医师以及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对上述证据的实用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保障证据的真实和可靠。
1.2.4护理措施:
(1)卧位护理。对压疮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帮助患者定时进行翻身,从而有效对局部受压进行缓解;在患者的床头设置翻身卡,提示护理人员每两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以改变患者身体的受压点;在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使患者采取水平体位;如果患者情况允许,应在患者两膝之间垫一软枕,以避免患者骨突处受压;帮助患者翻身以后,应移开软枕为患者进行原位按摩;但是如果局部组织发红,则应禁止对于患者进行按摩,而是使用凉液垫帮助患者降低皮温,以减少局部充血的情况;在患者保持侧卧体位时,应该帮助患者自身是床铺之间呈30度至45度角,使用软枕垫在患者背部,以帮助患者对压力进行分散;在患者处于坐位时,应指导患者对软枕进行合理使用,并对床头抬高的程度进行限制[3]。
(2)降低剪切力和摩擦力。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对床铺保持干燥、清洁和平整,对患者进行移动时,保持轻柔的动作,对于压疮的好发部位,则应使用透明敷贴或是润肤剂给予相应的保护,以降低患者能够受到的剪切力和摩擦力,从而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
(3)创面护理。对患者皮肤的损伤情况进行危险评估,并对压疮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记录,同时需要对压疮创口的情况进行描述,其主要是为护理方案的设定提供有效依据。护理主要包括对疮面进行清洁,同时对组织进行清除以及预防感染,所以应该采用相应的辅料对压疮部位进行贴敷。患者的创面能够得到尽快的愈合。
(4)心理护理。压疮能够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对于压疮儿童患者来说,其普遍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从而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所以在给予患者进行创面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并督促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陪伴;为患者播放动画片或是故事,帮助患者对注意力进行分散,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减少患者对疼痛感的关注。
(5)压疮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以及家属对压疮相关知识进行普及,使其能够对压疮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并鼓励其对护理方案的制定与进行参与。
(6)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护理人员应该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食谱,使是患者自身的热量以及蛋白含量能够得到有效地维持,增加其维生素、硫酸锌等矿物质的补充,以促使其机体抵抗力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促使压疮创面的愈合,对于压疮情况较为严重,难以自行愈合的患者,应该给予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应用复方氨基酸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的情况,应对其静脉输入血浆和血清蛋白;如果患者不能自主进食,则应给予其全胃肠外营养治疗,以促使患者的营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并增加其机体免疫力和促进创面的愈合。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压疮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压疮愈合情况判定标准:经过护理后,患者压疮愈合80%以上为显效;愈合50%-80%为有效;愈合50%以下甚至情况更加严重为无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总愈合率。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压疮总愈合人数分别为37例和31例,总愈合率分别为92.50%和77.50%(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压疮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并导致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进而局部持续缺血、缺氧以及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就能够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并发生组织的溃烂以及坏死[4-6]。如果患者在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了压疮,那么不仅能够导致治疗费用的增加、住院天数的延长,还能够显著的增加患者的痛苦,所以对压疮进行预防和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的方式,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的护理方案得到最优化,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应用与本次研究中,也就能够促使患者的压疮得到快速愈合。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压疮总愈合人数分别为57例和41例,总愈合率分别为92.50%和77.50%,P<0.05。
综上我们认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儿童压疮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使其压疮愈合的进程得到加快,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参考文献
[1]杨建,肖建明,郭媛媛.循证护理在儿童术中压疮防治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34):235-236.
[2]石彩晓,常晓丹,时富枝,等.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患儿压疮预防中的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5):146-148.
[3]徐杰.循证护理在儿童髋人字支具使用者压疮防范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9):83-85.
[4]黄蓉.基于Delphi法的儿童性早熟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0.
[5]刘振敏,李海婷,赵责萍.儿童浮膝损伤牵引疗法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1,13(4):16.
[6]春晓,林艳,叶丽彦,等.儿童压疮预防与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24(17):35-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