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发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血白细胞变化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小/大细胞性贫血的异常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HCT、MCHC、MCV、RDW-SD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发热患者;病因诊断;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曾小敏.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4-15+35.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lood Cells in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Fever
ZENG Xiao-min
(Guang’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ang’an,Sichuan,638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lood cells in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fever.Methods 124 patients with fever who were admitted to and treated in Guang’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to constitute an observation group,while 100 healthy people who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s in this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to comprise a control group.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blood cell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e of leukocytes,the change of atypical lymphocytes,and the positive rates of abnormal microcytic anemia/macrocytic anem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Moreover,according to examination results,the levels of HCT,MCHC,MCV and RDW-S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lood cells is of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fever.
KEY WORDS: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blood cells;Patients with fever;Etiological diagnosis;Application
0引言
临床中,发热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门诊急诊病症,由于导致发热的原因相对较多[1],且部分患者的病因不明确,如果不能及早对其病因进行准确判断,将会对患者病症的及时治疗产生不利影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作为血常规检查的重要环节,在实现患者白细胞与血小板等情况检查上具有较为显著作用效果[2],能够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快速诊断和确认,尤其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和支持。下文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发热患者为例,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52例,患者年龄在21-76岁,平均(42.1±5.4)岁。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包含男54名,女46名,年龄在20-78岁,平均(42.6±5.2)岁。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别,P>0.05,具有比较意义。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的人员,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与肿瘤病史患者;排除近6个月内使用影响血细胞功能药物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器官疾病及精神障碍患者[3]。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临床中,对所有人员采用全自动三分群血液细胞分析仪(南京邦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BC-3000 Plus)及配套试剂进行血常规检验分析,同时采用显微镜(奥林巴斯BX53型)对其血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具体方法如下:对所有人员采用常规静脉采血方法,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2 mL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置于EDTA抗凝真空管中,然后摇晃均匀,以进行血细胞常规分析和显微镜下血涂片检查备用,检验分析确保在血液采集1 h内完成。其中,在进行血涂片制备同时采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细胞计数分析中,血涂片染色采用瑞士染液,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4],完成后将其置于显微镜下,通过显微镜观察对其血细胞分类进行分析,并对两组人员的细胞形态变化(包含空泡变性、奥尔小体、核染色质、中毒颗粒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观察全片的细胞形态、大小与染色情况、疟原虫、碎片情况、有核红细胞与血小板形态、大小等,以对其血细胞形态指标阳性率检测,分析其HCT(红细胞压积)、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V(平均细胞体积)等指标水平[5]。
1.3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6],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人员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率对比。首先,对两组人员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率检测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细形态异常阳性率74(59.7)%,对照组为7(7.0)%,两组对比观察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为两组人员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率检测对比。
2.2两组人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比。此外,对两组人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HCT、MCHC、MCV、RDW-SD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2所示,为两组人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的对比情况。
3讨论
临床中,发热作为一种较为的疾病情况,由于其发病原因较多,且多数患者的病因不明确,因此,对发热患者疾病原因进行及时诊断是确保其早期治疗开展以及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血细胞作为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细胞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能够为发热患者疾病原因的明确与判断听过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参考[7],因此,在对发热患者实施常规血液检查时对其血液中血细胞进行分析,能够实现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
临床检验中,血液检验是以血细胞形态以及数量、比例等变化分析为基础,以实现造血器官功能与结构变化的分析,其中,白细胞变化以及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等,是血细胞检验中细胞形态变化存在的主要类型,并且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形态变化所反映的问题不同。比如,红细胞变化会引起贫血,尤其是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时,其贫血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小细胞变化与大细胞变化所反映的贫血类型存在区别,一般情况下,小细胞变化提示存在缺血性贫血,而大细胞变化则提示为巨幼贫血[8]。此外,患者血细胞形态变异又包含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毒性变化等,且白细胞形态变异会导致支气管感染、肺炎等发生,其中,以异型淋巴细胞变化的发生率最为显著,而导致发热患者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病毒感染,且病毒感染能够引起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疾病发生[9]。异常细胞形态变化则包含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衡、空泡变性以及中毒颗粒、核变性等多种情况,且有研究显示,异常细胞形态改变会引起寄生虫感染或者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发生[10],危害影响十分显著。
上文中,对我院收治的124例发热患者与100名健康人员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血细胞异常形态阳性率为74(59.7)%,对照组为7(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MCU以及MCNC、HCT、RDW-SD、M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发热患者疾病期间,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存在明显变化,因此,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对发热患者病情实现准确判断,从而为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充分的支持,在确保患者疾病的临床治疗效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均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本文研究所获取结果,导致该结果发生原因与血细胞形态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并且在以异常细胞、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变化、淋巴细胞变化等为主的血细胞形态变化类型中,以淋巴细胞变化最为常见,这与发热患者血液中导致淋巴细胞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病毒感染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在细胞变化发生情况下会可能造成流行性感冒等。此外,对两组患者的血细胞形态检验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MCU以及MCNC、HCT、RDW-SD、M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反映了发热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变化与其机体内血细胞形态存在一定联系,通过对血细胞形态变化的检验分析,能够为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的判断提供相关依据和支持。这是由于患者处于发热疾病状态下,对机体内铁元素和蛋白质消耗增加,再加上患者发热时食欲会受到影响,因此会导致机体内红细胞形态变化发生,比如,在患者血糖水平升高情况下,利尿因素会造成患者机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同时HCT水平增加,而患者机体红细胞数量以及大小、形态变化等,也会受到RDW-SD水平变化影响,需要引起重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进行发热患者病因判断中,所采用的血细胞分析仪工作原理及其具体操作方法等,对其检验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导致相应的检验误差发生,因此,需要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作用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在医疗水平不断发展提升与临床检验应用技术不断更新完善的环境下,针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进行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作用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为患者临床治疗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其疗效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总之,发热患者疾病期间外周血细胞形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进行发热患者病因诊断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胜亮,温玉墀,武志宏,等.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例及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01):10-12.
[2]李观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冷凝集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临床研究,2018,26(12):149-150.
[3]吕奎林,张雨平,温恩懿,等.发热小婴儿病因分析及炎性标志物联合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12):1197-1199.
[4]李星军,钱敏健,邓桂胜,等.发热患者血流感染与血清PCT、CRP、IL-6和内毒素的临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22):2782-2785.
[5]吴卫华,严晓敏,黄睿,等.血清铁蛋白在鉴别发热住院患者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1):1560-1563.
[6]贾伟华,宋宁,冯桂山,等.发热待查病因诊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0):3325-3328.
[7]张丽华.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形态学改变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70-71.
[8]周琴.儿科疾病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57-58.
[9]王琤.发热性疾病中红细胞形态学的检验学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70-71.
[10]郑景孟,罗镜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3):6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