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46例)和在此基础上增加疼痛控制护理(观察组46例),比较其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术后1-7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等各项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对于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
本文引用格式:胡白露,陶冁.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15+318.
0引言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外伤性骨折类型,临床表现为功能性障碍、骨折部位剧烈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手术复位、固定和功能康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导致出现骨骼肌收缩、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焦虑抑郁等生理和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到术后康复。疼痛控制护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镇痛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感和心理压力,促进尽快康复[1]。本文着重对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予以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标准:均有明确外伤史,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创伤性骨折相关标准;有明确手术指征;麻醉耐受;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证;伴有严重多发伤;有神经功能损伤;有既往外伤史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有严重并发症;临床资料不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5-70岁,平均(47.4±5.4)岁。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24-71岁,平均(47.6±5.5)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告知术后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指导进行功能恢复锻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疼痛控制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方案和措施。②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躁抑郁的不安情绪,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护理。③对于因切口创面或神经血管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可采用物理方法控制疼痛护理,协助患者采用舒适的体位,使用冰袋对切口部位进行局部冷敷,适当按摩切口周围的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外固定所诱发的疼痛,可重新设置固定石膏或固定支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④保证病房舒适安静,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减少探视频率,确保患者具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休息时间。⑤指导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⑥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其尽早开展功能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2]。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强烈。②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等各项康复指标。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术后1-7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各项康复指标比较。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等各项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3结论
术后疼痛是骨科常见并发症状,会因此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引起强烈的焦躁不安情绪,对于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烦躁不安的紧张情绪,有效减轻疼痛感,促进尽快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3-5]。疼痛控制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提高对于疼痛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掌握正确的疼痛程度评估方法,增强对疼痛进行控制的护理能力。其次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一切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准确评估其疼痛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和措施。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选择合理的镇痛方法,以提高镇痛护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6-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等各项康复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功能康复,改善预后状况,因而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茜茜.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7):114+117.
[2]闻春玲.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8,27(17):68-69.
[3]陈颖.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116.
[4]王玲.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6):84.
[5]桑田,王欢,王桂华,等.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11):126-128.
[6]李涛.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5):259-260.
[7]黄际红,刘春英,王丽萍.疼痛控制护理在促进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运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2):932-934.
[8]赵艳梅.分析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6):237-2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