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4:17: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 126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 63 例,采用生化检验,对照组 63 例,采用尿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 93.7%,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 82.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诊断中,相比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的准确率更高、更可靠,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生化检验;尿常规检验;糖尿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冯庆燕 .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8):172-173.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1]。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胰脏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血糖增高,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却体重下降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肝肾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者致残致命,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因此,对于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风险。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主要是检查尿液的常规检验和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的生化检验,选择可靠诊断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重大意义[2]。本研究通过对126例患者的对比分析,探讨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尿常规检验,其中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52~79岁,平均(64.65±4.05)岁,病程1.5~13年,平均(4.85±1.25)年。对照组63例,采用生化检验,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5 3~90岁,平均(65.13±3.94)岁,病程1.3~12年,平均(4.6 6±1.19)年。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无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

\

 
1.2方法

嘱咐所有研究对象在检查前1周禁烟及避免大量饮酒,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采集20 mL患者中段尿液,利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常规尿检,尿糖浓度超过180 mg/mL为阳性则判断为糖尿病。观察组采用生化检验,检查前夕嘱咐患者检查当日禁止饮食,检查日清晨抽取患者5 mL肘静脉血,利用生化分析仪检验空腹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判定为糖尿病;利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6.3%判定为糖尿病。

1.3判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照组患者尿糖检查为阳性则判断为糖尿病,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6.3%判断为糖尿病。诊断准确率=确诊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利用SPSS 19.0进行计算处理,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2检验,用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7%,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2.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医学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特别是在中老年群体中更为普遍[3],患者以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的高血糖为特征,导致肝肾及心脑血管和神经等组织的慢性损伤,产生各种功能障碍[4]。按照其临床表现可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下患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多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症状,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为缺乏运动锻炼和饮食过量导致的肥胖等原因,通常还伴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俗称“三高”,患者需要进行口服降糖药治疗,严重者需要降糖药及胰岛素联合治疗[5]。糖尿病存在明显的遗传性和家族发病倾向,且与其他疾病和合并发病率高[6]。目前临床医学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进行降血糖和补充胰岛素来进行治疗。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多,糖尿病对患者的正常饮食有极大的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肝肾功能受损,糖尿病足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糖尿病不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会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经济上的负担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去巨大压力。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是能够很好地控制的,因此,准确检验糖尿病对于患者和临床治疗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

传统糖尿病诊断主要通过尿常规来诊断糖尿病,由于血糖上升会导致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因此可以以此来判断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一是检查效率问题,尿常规检验操作复杂,检验速度慢;二是检验准确率问题,由于肾糖阀的影响,尿常规检查中血糖及时达到可能是阳性标准也有可能是阴性[7]。因此尿常规检验常出现误诊的情况,通过本次实验也可以看出,采用尿常规检查的对照组诊断准确率较低,糖尿病的误诊、漏诊耽误患者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病情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运用专业检测仪器的生化检验方式逐渐推广开来,仪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率,空腹血糖要求患者禁食8 h以上,此时患者的血糖会相对稳定,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结合之后就不会分解,性质稳定,能直观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浓度[8]。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化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尿常规检验,可见生化检验对于糖尿病诊断的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通过对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玲霞.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6(7):505-506.
[2]周亚莉,李学云,张海燕.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41):139.
[3]Powe,Camille E.Early Pregnancy Biochemical Predictor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Current Diabetes Reports,2017,17(2):12.
[4]宋剑.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5):151-152.
[5]Mousavi SN,Kamali K,Mirbazel M,et al.The Best Cut-Off Value for HbA1c as a Screening Tool in Irania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Journal of Family&Reproductive Health,2017,11(1):37-42.
[6]张金玲.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2):188.
[7]张莎莎,李向平,李勇军.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1):67-68.
[8]韦冬梅,李媛,黎燕.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3):54-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8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