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采集我院口腔外科拔牙患者10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接受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预后效果及整体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术后感染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外科拔牙护理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其安全性很高,可对术后感染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同时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PDCA护理管理模式;口腔拔牙;术后感染;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李春华.探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99-300.
0引言
口腔拔牙术属于口腔专科医院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具体指的就是将患者病牙拔出口腔的一种操作过程。口腔拔牙术可有效拔除患病牙齿,其治疗效果显著,但同时该方法也可导致患者出现术后感染,而有效的护理方法对降低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预后有效性及满意度的变化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我院口腔拔牙患者10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2~59岁,平均(34.18±6.28)岁;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36.02±5.34)岁。参与研究以自愿为原则,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措施可包括对患者病情观察与记录,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
实验组:本组患者接受PDCA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计划阶段: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各项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在整理后根据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在拔牙前为患者普及口腔拔牙相关健康知识,并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同时还需详细讲解口腔拔牙的术后感染情况及相应预防方法,全面提高患者对口腔拔牙的认知度,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3]。②实施阶段:根据之前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进行有效护理,并确认护理措施与护理等级相对应。护理人员首先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可通过讲解成功案例的方式,使患者治疗信心得到提高,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与鼓励,有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详细为患者讲解口腔及拔牙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程度得到增强;由于术后感染较为常见,因此需着重对患者进行感染方面的讲解,并告知相应预防方法。③检查与处理阶段:对患者拔牙术后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并重点检查患者感染情况;如患者出现感染,则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患者拔牙术后完成14 d后即可进行随访,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收集。
1.3观察指标
(1)对术后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感染发生率。(2)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以我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为参考标准,其中满分为100分,以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2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相应护理后,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术后感染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经过相应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4%)高于常规组(82%),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相应提高,并导致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在各种不良因素影响下,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导致口腔拔牙术的使用率不断增加。而术后感染在口腔拔牙术中较为常见,容易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采用有效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根据研究可发现,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口腔拔牙术后护理中,无法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因此该护理方法虽然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是其护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需采取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PDCA护理管理模式属于一种动态护理,其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等不同阶段,主要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PDCA护理管理模式首先需对患者详细资料进行了解,并通过讨论的方式确定相应护理方案;在实施阶段时,护理人员可通过心理疏导与疾病知识普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在检查与处理阶段时,主要通过对患者口腔拔牙后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并预防术后感染情况发生。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口腔拔牙术后感染的预防中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该护理方法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
通过研究发现,经过相应护理后,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术后感染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口腔拔牙术后护理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其安全性很高,可对术后感染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同时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较高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胜.探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5):148-149.
[2]程锡芳,黄小玲,丁香莲.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0):33-34.
[3]靳立琼.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1):1387-1388.
[4]王变丽,王江波,张丽娟.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护理中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03-7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