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析急性心梗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8 12:53: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展开综合性急救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共计200例,为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100例,在急救过程中各方面护理对策都按照常规方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100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则需要展开综合性急救护理,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分诊用时、静脉采血用时、静脉通道创建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观察组均存在有优势,P<0.05。结论针对进行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展开有效急诊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各急救环节用时,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帮助患者尽快接受针对性治疗,稳定病情等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效果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李琼.浅析急性心梗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2-23.

Observation on Emergency Nursing Effec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LI Qiong

(Lichuan Civil Ethnic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Enshi,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first ai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mergency rescu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way of comparative nursing,200 cases were selected.From June 2016 to January 2019,100 cases were selected.In the first aid process,all aspects of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onventional way.That is,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remaining 100 patients need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first aid nursing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that is,the observation group.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two groups of time for diagnosis,venous blood collection,venous channel creation tim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for statistic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s advantages,P<0.05.Conclusion Effective emergency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first aid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is part of patients,shorten the time of each first aid link,for the protection of patients'life safety,help patients to receive targeted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and stabilize the condition,etc.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mergency care;Effect observation

0引言

心血管类病症一直属于发生率较高的病症类型,也是当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病症。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类型,中老年群体为该症的主要病发对象,且结合我院近几年实际接诊情况以及大量临床报道可以发现,在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方式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该症的发生率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且年龄段在不断扩大[1-2]。该症病发较为突然且发展速度较快,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对于该症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痊愈。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属于治疗该症的关键。而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则可以起到缩短患者救治用时等层面的作用。本研究就主要对急诊护理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共200例,为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100例,在急救过程中各方面护理对策都按照常规方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100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则需要展开综合性急救护理,即观察组。对照组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34~69岁,平均(49.23±1.28)。而观察组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2~66岁,平均(50.27±1.34)。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

在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各方面护理工作都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展开,在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对患者各方面生命指标进行检测与评估,并配合临床医师做好对应诊断与治疗操作。此外,需要严格按照急诊护理规定做好各方面常规护理操作。而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则需要将综合性急诊护理进行运用,具体护理对策如下。

(1)对接诊流程展开优化。在以往护理过程中,多由患者家属、朋友等送至医院或者急救车送至医院再展开对应护理工作。而在急诊流程优化过程中则需要对绿色通道进行建立,在患者到达医院前则需要通过电话等形式针对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本着先救治再挂号、缴费的原则开展各方面医疗服务。同时,结合到院前各方面评估工作,护理人员提前通知对应医师并准备好救治室内需要使用的各类器材、药物等。确保患者到达医院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针对性诊治[3-4]。

(2)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估。在进行急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初步评估、检查以及再评估相互结合。在患者入院后立即针对患者意识情况、呼吸频率以及疼痛情况,心肌梗死发生时间等进行询问,并向患者家属或者朋友等询问患者以往病史情况。在1 min内将患者送至对应抢救室,在最短时间内安置好心电监护仪,并做好与临床医师的配合工作,针对患者各方面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密切进行观察与监测,一旦有异常则需要立即通知对应医师[5-6]。

(3)细化救治护理。在患者进入到抢救室后,需立即展开吸氧治疗,促使患者呼吸状态得到改善,并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随后按照常规流程完成血液样本采集、静脉通道建立等操作。因该部分患者病症较为严重,需要落实专人护理制,确保患者身边随时有护理人员存在[7-9]。

(4)针对性护理。疼痛属于该部分患者最为主要且最为常见症状,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准确评估。结合以往护理经验以及医师指示合理使用镇痛类药物,帮助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缓解。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询问医师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保持平静,少讲话。告知患者当前各方面治疗、护理操作的有效性,促使患者相信只要配合好各方面治疗、护理操作,自然能够得到恢复。对于处在昏迷状态患者,则需要适当将患者头部抬高,并增加吸氧浓度,密切观察患者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10-11]。

(5)静脉给药护理。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需立即进行静脉给药,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给药速度进行合理控制。一般每分钟给药速度控制在30滴以内,以免过快给药促使患者产生不适感。此外,若在医师诊断后需对患者进行急性溶栓治疗,对应护理人员则需要准备好除颤仪以及利多卡因等常用急救药物以及设备等。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准确掌握该类患者常见突发症状,诸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理,达到对患者病症进行控制的目的[12-13]。

(6)细化转运护理。在患者各方面生命指标稳定后则需要转移至对应科室,以便接受更加全面的治疗。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详细做好转运前各方面检查工作,在到达对应科室后与交接护理人员做好病例资料交接工作,确保交接护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各方面情况,包括常规生理指标以及当前用药情况等进行了解[14-15]。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分诊用时、静脉采血用时、静脉通道创建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16]。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 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时间指标统计


对两组分诊用时、静脉采血用时、静脉通道创建时间统计,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统计

对两组护理满意度统计,观察组以97.00%(97/1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
 

3讨论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急诊科对于该症的各方面救治工作也越发重视。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对救治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工作,可为各方面治疗操作奠定有效基础,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针对性治疗,促使其梗死症状迅速得到控制,稳定其病情。早在Zerva K等[17]研究中已经指出,在急诊护理优化干预的作用下,可有效提升急诊科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综合性急救护理干预运用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观察可知,在该护理模式的作用下,确实能得到缩短各方面护理用时,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对于保障患者在急诊治疗过程中的综合治疗效果等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总之,基于该护理方案的多方面优势,需在后续护理工作中不断对急诊护理工作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周宁娟.急性胸痛患者应用急诊护理途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6,241.
[2]韩美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效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2.
[3]张倩.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名医,2019,56(1):174.
[4]牛辉源,蒋文慧,李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122-123.
[5]吴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效率与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88-389.
[6]陈美玲.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4):107.
[7]岳澜.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9):92,94.
[8]麦文斌,李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4):93.
[9]克比努尔·阿布力孜,古丽格耶·吾尔买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75,81.
[10]徐丽娟.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4):109.
[11]朱月兰,吴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2):239-240.
[12]林珊.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34(7):50-51.
[13]赵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4):89-90.
[14]马赛红,胡春华.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7):155-156.
[15]蒋进枝.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21-123.
[16]Zhou M,Yu K,Wang XH,et al.Analysis on application timing of IABP in emergency PCI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bin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rdiac shock[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7,21(12):2934-2939.
[17]Zerva K,Sanidas E,Tzanis G,et al.The Effect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Plaque Inflammation And Structural Remodeling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J].Hellenic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58(6):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7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