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8 11:01: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检查且经彩超影像技术明确诊断,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将50例接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处理者纳入A组,将50例接受甲氨喋呤+清宫术处理者纳入B组,将50例接受甲氨喋呤+宫腔镜手术处理者纳入C组,对三组的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测定的血β-hCG水平差异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后第8天测定的血β-hCG水平较A、B组均显著下降,且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的时间较A、B组显著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A、B组间上述数据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的月经来潮时间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住院天数较A、B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B组住院天数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宫腔镜手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处理效果较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清宫术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疤痕妊娠;治疗方法;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李红彩.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90,92.

0引言

疤痕妊娠主要见于剖宫产术后,由于受精卵于疤痕处着床而造成,可增加子宫破裂、阴道大出血等问题发生的风险[1]。目前医学界关于其病因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剖宫产术后疤痕未良好愈合是导致疤痕妊娠的首要原因[2-3]。如何针对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治疗及处理,是目前临床学者讨论的重点课题之一。为寻求一种更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本文现对150例采取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甲氨喋呤+清宫术、甲氨喋呤+宫腔镜术处理的患者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1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检查且经彩超影像技术明确诊断,与上一次剖宫产相距超过1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提示异常增高,且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A组50例,年龄26~39岁,平均为(30.7±3.8)岁;停经时间34~57 d,平均为(41.8±5.7)d;B组50例,年龄25~39岁,平均为(31.3±4.2)岁;停经时间35~58 d,平均为(42.3±6.1)d;C组50例,年龄24~39岁,平均为(30.8±4.1)岁;停经时间35~56 d,平均为(42.5±5.9)d。通过SPSS 20.0软件对A、B、C组间的基线资料做处理,P>0.05,适合做课题研究。

1.2方法

A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为患者使用甲氨喋呤50 mg/m 2进行肌注,1次/d,持续5 d,再给予其米非司酮25 mg口服,2次/d,持续3 d。

B组(甲氨喋呤+清宫术):为患者使用甲氨喋呤50 mg/m2进行肌注,单药量取75 mg,此后7 d对患者的血β-hCG水平进行定期检测与观察,若甲氨喋呤降低不足15%,需再取本品50 mg为患者肌注,待观察到其水平降低>15%或甲氨喋呤总给药量超过200 mg时,为患者实施超声下清宫术处理。C组(甲氨喋呤+宫腔镜):其中甲氨喋呤用法用量与B组相同,实施宫腔镜手术前,先对疤痕妊娠进行定位,并判断其大小、与邻近组织的解剖关系等,宫腔镜下对切口妊娠组织进行多次冲洗,直至妊娠组织彻底松动并脱落,此时再采取小负压吸头为患者吸宫,利用宫腔镜组织钳对少量残留物进行钳夹、取出,如有必要,还需对病灶与周围组织做电切处理,以避免组织残留。

1.3评估项目

观察并记录三组的月经来潮时间、住院天数、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同时对三组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的血β-hCG水平进行检测与记录。

1.4数据分析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选择SPSS 20.0软件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作处理,具体经卡方检验与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的血β-hCG检测结果


三组治疗前测定的血β-hCG水平差异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后第8天测定的血β-hCG水平较A、B组均显著下降,且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的时间较A、B组显著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A、B组间上述数据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三组月经来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的记录结果

三组的月经来潮时间基本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住院天数较A、B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B组住院天数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尚无最佳处理方法。既往临床多采取纯药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虽能够有效灭杀滋养细胞,但细胞脱落后易形成血肿,可能导致局部病灶在某个时间段内迅速增大并破裂,最终引发大出血[4],除此之外,有研究资料称,单纯药物治疗在降低血β-hCG水平方面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更多是作为前期治疗或手术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手段[5]。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采取甲氨喋呤+清宫术治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术前肌注甲氨喋呤可杀死滋养细胞,在此基础行超声引导清宫术处理,整个过程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特点,但由于无法在直视宫腔的术野下操作,二次治疗率高达37.5%,并且约10.3%患者可能因大量出血而改行其他手术[6]。

近年来,受益于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娴熟,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治疗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宫腔镜直视下手术,能够清楚定位病灶位置,了解病灶血运的分布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有效避免了盲目清宫造成的病灶清除不彻底的问题;同时,宫腔镜术中若有出血现象,也可直接电凝止血,手术疗效与安全性均更有保障。

此次通过对1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做课题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C组治疗后第8天的血β-hCG水平降低更显著,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更短;血β-hCG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其水平下降往往预示着患者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的概率提高。另外,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分析,三组的月经来潮时间虽无明显差异,但C组在住院天数较A、B组也占有明显的优势,整体治疗效果更为可行、高效,与上述文献观点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宫腔镜手术处理,住院时间较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清宫术均有明显缩短,并且对血β-hCG水平的恢复也有明显帮助,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赵勤,詹水仙.两种方法处理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7):1115-1117.
[2]汪洁.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130-132.
[3]李奇艳,谢翠琦,刘仲,等.4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52-53.
[4]杨晓.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1):3231-3232.
[5]郭洁,王艺霏.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13(2):47-48.
[6]连成瑛,陈秀娟,林元,等.22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8):603-6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