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某二级医院2006年-2017年科研发展状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8 09:39: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十年间的课题立项与产出情况,探讨提高医院科研竞争力的管理办法。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上海市某二甲医院2006至2017年医护人员获资助的课题数量及其发表的论文情况。结果医护人员获资助课题的质量、数量与往年相比有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如论文和专利等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结论医院科研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加强医院科研管理,尤其是完善课题申报及实施的过程管理,以期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科研管理;过程管理;科研成果

本文引用格式:梁立维,王海鹰,陈香香,等.某二级医院2006年-2017年科研发展状况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227-228.

0引言

科研水平直接影响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而科研课题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课题主要以论文、著作、成果、奖项等形式体现其科研产出[1]。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营造积极的科研氛围,对提高医院的科研实力,促进医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院作为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上海市某二甲医院,其科研水平的高低与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争创三级医院目标的实现和整体的医疗水平。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过去十余年间课题的立项与产出情况,旨在分析当前我院科研课题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

\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二级医院2006年至2017年的立项课题,其课题立项级别为部级/市科委、市级及区级。其课题包括医医药护技和管理类,发表论文的计算方法包括发表在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目录论文和科技统计源期刊论文、SCI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普通杂志,质量相对较差的论文忽略不计。

2结果

2.1课题立项情况。由图1可以看出,2007年-2018年我院共有79项区级及以上课题立项,以区级课题立项最多,占63%(50/79);其次为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级课题,比例为29%(23/79);级别相对较高的部级/市科委级立项课题所居比例最低,为12%(6/50)。以2012年-2013年中标课题相对较少,其他时间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在2016-2017年中标课题数量最多,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

 
2.2立项成员特征分布。不同级别的立项课题成员中,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社会学特征分布略有不同。部级/市科委课题立项成员中,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8岁,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和副高及以上职称;市级课题立项成员男女比例接近50%,年龄均值为40岁,学历均为硕士,职称以中级为主,比例高达87%;区级课题立项成员72%为女性医护人员,年龄均值为36岁,半数以上为本科学历,初级职称与中级职称比例接近。综上,级别相对较高的课题,立项者以大龄男性,高学历与高职称为主,这不排除级别高的课题对申报者的申报要求较高的原因。见表1。


\


2.3课题产出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2006年-2017年我院立项课题共产出论文98篇,平均每项课题能发表1.24(98/79)篇文章,课题产出以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最多,比例为61.2%(60/98);其次为统计源期刊论文,比例为17.3%(17/98);SCI论文和专利比例接近,分别为11.2%(11/98)和10.2%(10/98)。论文数量随立项数目的增多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2016-2017年已接收论文数量最多,占论文及专利总产出的22.4%;自2013年和2015年,我院课题的结题成果中分别有SCI论文和专利的申请与立项。


\


 
3讨论

3.1我院中标课题较少,课题成果产出水平低


(1)在科研课题立项阶段,中标课题较少,质量也不高。2006年以来,我院部级/市科委项目仅有6项;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和学术氛围不够浓厚。我院临床医务工作任务繁忙,无暇顾及科研工作,起步迟;其次,医护人员学历水平低,目前我院硕士以上学历比例较少,仅50余人,比例不足5%;最重要的还是医护人员的惰性心理,多数医务人员满足于现状,局限于临床上的治病救人,未意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科研管理方面,我院于2014年刚刚成立科教科,全权负责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之前由医教科分管,缺少专业机构与人员的匹配管理,未形成完善的配套科研制度管理体系,这不仅导致本院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尤其是在科研讲座培训方面缺失;而且在课题立项申请中,缺乏专业的指导与协调,使很多项目未得到足够的支持。此外,我院作为二甲医院,人员流失率高,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了医院科研的发展。

(2)科研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只立项而延迟结题甚至中止的不良现象。我院绝大多数课题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近10年来有2项课题中止,4项课题延期。对于中止的课题其主要原因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因工作调动等无法参与既定的研究任务,导致项目进展受阻。而科研组内其他成员多数仅仅是挂名作用,对项目的开展工作了解较少,未积极参与项目的研究环节,出现耽搁时间而又难以及时协调的僵持局面,无奈中止了项目的研究工作。未按时结题的原因一方面鉴于申报者申报课题的初衷主要为晋升职称,这些课题负责人侧重立项,弱化实施,职称申报用毕,就不主动开展有关研究,置课题于迟迟不能开展或进程迟缓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与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的督促力度不足有关。我院科研管理部门局限于课题的立项,结题。在项目实施阶段,缺少有效的指导与协调,科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与有限的科研思维限制了课题的参与度。

(3)我院课题产出数量不足,平均每项课题仅有1篇论文产出,论文以核心期刊为主。高质量论文偏少,发表SCI杂志主要为Tumor Biology,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bmc public health等,最高影响因子为3.6。对于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与研究时间较短,病例数量收集相对困难,随访病例尚未结束有关。然而,绝大多数课题的主要成员在SCI论文的语言运用上也存在困难。另外,发表中华系列的杂志论文也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我院课题较多的集中于临床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匮乏,在科研的规范性、创新性、统计学知识等方面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上也欠缺。

3.2针对我院目前科研发展状况的应对策略

(1)重视科研,提高我院科研管理能力。有管理专家认为,技术创新作用的有效发挥80%取决于管理,有效的管理是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医院领导班子要逐渐意识到发展科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研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抓。①针对科研的立项与实施,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提高医护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②科研课题的立项和申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个人素质的高低,以及其管理理念和创新思维模式。然而,医院往往重视临床诊治团队、科学研究团队的建设,对科研管理团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重使用而轻培养[2]。因此,加大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骨干培养至关重要。

(2)完善课题申报及实施的过程管理。过程控制管理是以过程为管理对象,在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系统地应用管理技巧与方法对过程各个节点建立评价的标准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发现错误和偏差,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非预期结果的出现,侧重点在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使科研管理过程更加完善,质量得到保证[3]。

针对我院目前的科研状况,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可以建立院内、院外专家论证制,对申请书进行论证、筛选,最终上报项目中心。在院内论证阶段,可由科教科科研管理人员对标书进行初筛,及时把问题反馈给各个申报者进行修改;对各位申报者的资质条件进行审核,如:对于有延期未结题的省级科研项目者一律不允许再申报其他省级科研项目,对于课题无合理理由中止的,取消其新一轮的申报资格。其次,邀请院内学术专家组成评审小组,通过擂台赛的形式对项目进行评估打分,对项目的改进提供意见。最后实行课题网上评审,由科教科将评审资料发给院外评审专家。通过课题申报的逐级论证,帮助申请者及时发现不足,理清思路,提高申请书质量;又避免了选题的低水平重复,为申请项目在更高层面的竞争中取胜和提高项目中标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要改变以往重申报轻监管的工作作风,对项目进行实时管理。定期召开课题进展交流会,及时发现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实验平台缺失,设备采购等),做好项目监督工作,协助邀请相关专家指导。科研管理部门还要加强课题的后期管理,尤其是做好课题的验收工作,积极聘请专家组织评审,保证成果评审的质量,同时确定下一步的申报方向。另外要做好结题与科研成果的衔接工作,对于项目完成出色的,可推广的成果可进一步组织成果鉴定与申报各级奖项,以此提高我院的科研质量与单位声誉,真正将项目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3)多方位多渠道培养科研人才。医院的科研主要由高端科研人才推动,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直接决定了其科研贡献量[4]。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可行有效的政策加强对科研人才培养的力度。邀请专家来院举办各种讲座,特聘请国外资深专家每年来院短期工作,专门针对医院已撰写完成的稿件进行科研设计把关,提出改进意见;将研究领域接近的医护人员组建固定的科研团队,杜绝项目成员挂名现象,鼓励他们参加专业论坛,了解业内最新研究方向与成果;选派业务骨干和有科研兴趣医护人员去三级医院跟师学习,学习科研课题的实施过程,逐步完善一定的科研思维。

回顾我院近几年来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做法和成效,我们深切体会到科学研究是促进临床医疗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将本着科技兴院的理念,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不断完善医院科研制度和措施,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医疗科研工作,争取使我院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袁建明,宋婷,单志桂,等.注重过程管理,促进医院科研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9):665,690.
[2]梁公文,王丹蕾,王兵,等.依托科研管理团队能力建设,带动医院科研管理与服务创新[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6,29(6):426-429.
[3]赵娟,龙润生.医学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认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4):215-216.
[4]刘卫华,阮鹏,白颖,等.基于经济学模式的医院高端科研人才科研积极性激发途径[J].中华医院科研管理杂志,2016,29(5):360-3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