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汇报30例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的影响。本组发生颈部血肿并发症3例次,经过密切观察,及时拆除切口缝线,去除血块,患者未发生窒息严重后果;发生术后吞咽困难12例,通过密切观察患者吞咽情况及辅助饮食,避免发生了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相关并发症2例次,通过密切观察颈部切口及吞咽功能,遵医嘱做好抗生素使用管理,延迟下床时间,颈部局部制动,均康复出院;发生呼吸困难5例,通过呼吸道管理、积极对症处理,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经过体位护理及控制患者说话,得到积极处理。颈椎前路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通过加强巡视和观察,做好呼吸道管理,及时处理患者提出的问题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宋云娅.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339-340.
0引言
颈椎前路手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因颈部局部解剖结构复杂,邻近重要器官,手术视野小,因此手术复杂,手术操作困难,导致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1]。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共发生颈椎前路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30例,现将30例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总结分析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成效汇报如下。
1颈部血肿
1.1因素分析。颈部血肿是术后早期并发症中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原因主要由于颈部组织疏松,缺乏肌肉组织的支持,导致术后组织间不能有效的起到压迫止血效果。还可因为医生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的线头脱落,引流管血块堵塞导致引流无效等引起颈部血肿发生,主要表现为颈围变粗,颈部有压迫感,吞咽有异物感,声音变哑,呼吸困难,严重时有窒息表现,如不及时发现处理,将危及生命。
1.2护理干预
1.2.1护理人员应做到按时巡视:密切观察切口无菌敷料渗血情况,呼吸的节律、频率及深度,患者声音有无改变,口唇颜色有无变紫等,床旁桌上备好气管切开包及吸引器等抢救器械物品。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是否有效,是否保持负压状态,引流液颜色和量、性状,如引出血性液体量超过200 mL,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
1.2.2经常询问患者的自主感觉:重视患者的主述,密切观察颈部情况,气管是否移位。若手术时间长,患者自主感觉差,应增加巡视次数,加强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生颈部血肿,应迅速分析原因,协助医生敞开切口,暴露出血点,去除血肿,以免发生窒息,并及时送手术室进一步处理。
2吞咽困难
2.1因素分析。造成术后吞咽困难的原因主要有麻醉时气管插管、术中对气管的牵拉和咽喉部的机械刺激、喉头水肿痉挛[3]。轻者表现为短暂性的咽部疼痛和吞咽呛咳,一般3-5d可自行恢复,重者则需要干预。术后血肿压迫或食管粘连可发生迟发性吞咽困难。
2.2护理干预。术后6小时进行改良版的洼田饮水试验,1-2级协助患者进食,密切观察进食状态,如发生呛咳,应暂缓流质饮食,静脉补充能量,后期选择性给予易消化的固体食物。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吞咽困难是暂时性的,以免患者产生焦虑及害怕。严重者可采用中医理疗。
3植骨融合相关并发症
3.1因素分析。植骨融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植骨、内固定和融合失败[4]。植骨块脱出的原因与术后颈椎前屈后伸幅度过大、植入骨块过大、骨块在重力作用下碎裂移位、颈部局部制动不严格有关。
3.2护理干预
3.2.1搬运患者时先颈围固定,采用四人搬运法,搬运时由搬运头部的护士发出口令,四人同时用力,避免发生脊柱扭曲,加重脊柱二次受伤;采用轴线翻身法,保持头颈躯干呈一直线,防止颈椎前屈后伸。使用颈托固定颈部3个月。
3.2.2患者术后避免过早进食固体类食物,因固体类食物致使吞咽动作大,容易引起骨植块脱落。
3.2.3重视患者的宣教,告知患者体位护理的重要性,颈部活动范围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防止发生植骨块脱落。
4呼吸困难
4.1因素分析
4.1.1手术需要较长时间牵拉气管,造成刺激,致气管黏膜水肿,使术后痰量增加。
4.1.2麻醉气管插管过程中破坏了气管纤毛的防疫屏障,引起粘膜水肿,致使细菌容易侵入机体引起呼吸道感染。
4.1.3患者有吸烟史、饮酒史,长期吸烟饮酒刺激咽喉部,如术前控制不良,易引起痰液稠厚增多,由于术后体力缺乏,不易有效咳痰,引起呼吸困难。
4.1.4呼吸困难的表现:氧饱和度降低,痰液稠厚不易咳出,胸闷、气急,严重时出现三凹征。如处理不及时,将危及生命。
4.2护理干预
4.2.1术前指导:术前戒烟酒,控制呼吸系统疾病,如有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控制感染症状,以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4.2.2术前气管推移训练:训练原则幅度不宜过大,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每次训练保证有效[5]。具体方法为用一侧拇指或者用2-4指端在颈外侧皮外插入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之间,先左右摇摆气管,然后将气管和食道推移过正中线,力量适中。术前3天开始训练,第1天从每次1-2分钟开始,逐渐增加,2-3天内达到推移气管10-20分钟,以不产生呛咳和呼吸困难为宜。每天训练3次,每次间隔2-3小时。
4.2.3呼吸功能训练:①指导有效咳痰的方法:用鼻深吸气,接着小声连续咳嗽,将痰液咳到咽喉部,最后用力咳嗽,将痰咳出,可以减少患者耗能。②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深长而缓慢的吸气,使腹部慢慢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缩唇呼吸经鼻慢慢吸气致使腹部隆起,呼气时嘴唇像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可以训练肺功能[5]。③吹气球训练,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肺脏耐受能力。
4.2.4术后护理干预:首先做好呼吸功能监测。按时巡视病房,术后呼吸困难一般在术后72小时内发生,因此术后72小时内应做好呼吸功能的严密监测。主要观察内容是呼吸节律、频率和深度,呼吸的有效性,血氧饱和度指标,正确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雾化治疗。病情许可遵医嘱戴颈围尽早抬高床头或取半卧位,以改善呼吸状态,减少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5脑脊液漏
5.1因素分析。颈椎摘除骨块后硬脊膜出现裂口:手术损伤硬脊膜;手术医生术中操作不当。如手术中不处理破损的硬脊膜常会导致术后脑脊液漏[6]。脑脊液漏的主要表现为脑脊液呈血性,将脑脊液滴在白色纱布或者纸上,血液周围会有黄色晕染。患者出现头痛,尤其是弯腰或低头时加重。
5.2护理干预。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一旦发现为脑脊液漏,应采取积极处理。护理措施:①术后协助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告知患者减少说话,避免便秘和剧烈咳嗽等增高脑压的动作,一般情况下可自愈。②保证负压引流通畅,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用无菌厚棉垫加压包扎。③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蛛网膜感染。
6结论
颈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因此术后容易发生很多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极可能导致手术失败。临床工作中防治结合,防必然重于治,本次研究总结分析了临床上常见的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诸多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早干预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恶化,降低患者的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江兵,朱成润,曹燕庆,等.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及防范措施[J].疑难病杂志,2014(1):67-69.
[2]程俊杰,李璐兵,谢江,等.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3):225-227.
[3]周鑫,马向阳,杨进城,等.颈椎前路术后早期急性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3):2198-2201.
[4]储建军,王涛,裴少保,等.颈椎手术96例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32-2134.
[5]陈海.浅谈颈椎创伤前路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对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9):235-236.
[6]陈有生,玄文虎,钟波,等.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J].现代医院,2011,11(6):4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