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强化健康指导的作用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7 11:40: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指导应用在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8例实施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以完全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围术期,研究组应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联合强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另外对比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强化健康指导应用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强化健康指导;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王玉萍,齐碧蓉.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强化健康指导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72-273.

0引言

内镜下切除术是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切除,具有创伤轻、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结肠息肉的常用方法[1]。虽然该术式具有较多的优势,但作为一种外科治疗方法,仍有一定的创伤,且患者因对手术的认知水平较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引起心理应激,增加手术风险,不利于术后的恢复,因此需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以减轻手术风险[2]。本研究主要分析将强化健康指导应用在结肠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院实施内镜下切除术的结肠息肉患者78例,以完全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中男23例,女16例,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46.5±12.3)岁,多发性息肉16例、单发性息肉23例。对照组(39例)中男21例,女18例,患者年龄22-76岁,平均(46.0±12.0)岁,多发性息肉18例、单发性息肉21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0.05)。

1.2方法。两组均采用内镜下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交代注意事项,并简单讲解手术方案,做好手术准备,术中做好配合,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饮食及用药注意事项。研究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应用强化健康指导,内容如下:

术前:①入院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既往史、病情信息、性格、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资料,综合所了解的信息实施入院健康教育及专科疾病知识指导,主要告知病区的相关环境及住院规则,介绍结肠息肉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实施方案。讲解过后为患者发放图绘简单手术步骤卡,更加方便患者的理解。②手术准备指导:指导患者饮食细节,告知饮食对手术的影响,术前3d半流质饮食,术前2d予以流质饮食,手术当日进食。指导肠道清洁,告知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服用方法及服用后的注意事项。③心理指导: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恰当的语言对患者予以心理宽慰,并配合适当的行为鼓励,改善其负性情绪。术中:入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态度大方,面容和蔼,再次交代手术步骤,介绍术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生理变化。手术过程中不断对患者予以鼓励和支持。

术后:①恢复指导:禁食6 h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告知禁食的目的与意义,确保患者理解和接受。生命体征稳定及麻醉清醒后予以半流质饮食,患者术后7 d内避免剧烈活动,告知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务人员。②并发症预防指导: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血压、体温、大便情况,按时询问有无腹痛、黑便等,警惕肠穿孔、术后肠道出血及电凝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并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①对比心理状态。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HAMA分值范围0-56分,HAMD分值范围0-54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⑤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并采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的HAMD、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的HAMD、HAMD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见表1。

\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术后7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结论

结肠息肉是从肠黏膜表明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可分为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几种类型,可引起大便带血、便秘、腹泻、腹部不适等症状,甚至有一定的癌变风险,需及时予以手术切除[3]。内镜下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主要方式,作为一种外科治疗方式,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于减轻手术风险、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护理后两组的HAMD、HAMA评分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更低,证实在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指导对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显著的作用;研究组术后7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强化健康指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强化健康指导是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饮食、生活和行为进行指导,以减少对病情或治疗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的身体状态和治疗结果[4]。将强化健康指导应用在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通过术前的入院评估,使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并增加对病情的了解。手术准备指导和心理指导能更加完善术前的身心状态,减少手术风险。术中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的身心应激,确保手术的成功。术后的护理中通过恢复指导和并发症预防指导,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利于患者的恢复[5]。

综上所述,在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指导,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若楠,李玉峰,许素环,等.国内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8):2234.
[2]郭琦,王萍.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60-62.
[3]陈丛侠,荣向霞.专科特色健康教育在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7,38(9):1214-1216.
[4]曹水妮,马亚洁.研究综合护理在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1):38-39.
[5]李倩,李楠杉,劳月琼,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437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6):34-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6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