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6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和观察组(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vs 97.0%),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结果显示(15.6%vs 3.0%),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肝外胆管结石;探查术
本文引用格式:刘名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83-84.
0引言
肝外胆管结石是普外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1]。目前临床上对于肝外胆管结石多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微创技术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腹腔镜、胆道镜手术因其创伤小、切口小的特点,成为治疗该病的主流[2]。本研究就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纳入时间为2016年至2018年,纳入对象为同期收治的6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将65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7-56岁,平均(43.2±3.2)岁,病程1-11 d,平均(3.2±1.0)d。观察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26-57岁,平均(44.1±3.3)岁,病程1-10 d,平均(3.3±0.8)d。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65例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开展;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本次研究以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沟通障碍;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恶性肿瘤;对本次研究不配合等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患者全麻后建立人工气腹,将腹腔镜置入腹腔内,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对胆囊三角区进行分离,在胆总管上端作纵向0.5-1.6 cm切口,将细导尿管置入胆总管内,冲洗胆道,将结石冲出,如结石无法完全冲出,可以采用取石网篮将胆道内结石取出。结石取出后,留置T型引流管,缝合,留置腹腔引流管。
1.2.2观察组患者给予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患者全麻后建立人工气腹,将腹腔镜置入腹腔内,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对胆囊三角区进行分离,充分暴露胆囊管,于胆囊管远端对其进行离断和夹闭。然后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置入胆道内,在胆道镜的引导下取出结石。如结石体积较大,可以采用碎石仪将结石击碎,然后取出。完成取石后,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②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③对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结石残留、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vs 97.0%),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从表2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结果显示(15.6%vs 3.0%),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
(P<0.05),见表3。
3讨论
肝外胆管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上对于肝外胆管结石多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但腹腔镜下取石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且切口较大,所以治疗效果不算十分理想[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胆道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将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应用,则可以更好的提高手术效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且该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vs 97.0%),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出血少的特点[5]。双镜联合可以帮助医师更加准确的掌握结石情况,进而准确的取出结石,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结果显示(15.6%vs 3.0%),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这是因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可以更好的保持胆道完整性,且双镜联合手术下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所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在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双镜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尚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8,40(24):2962-2964.
[2]唐胜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84-85.
[3]梁刚,马富平,何盟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1):2170-2172.
[4]张建锋,王云菲,李智,等.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与胆总管探查治疗肝外胆管结石62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2):128-129+132.
[5]汪磊,丁佑铭,张爱民,等.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70例及术后胆漏的防治[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0):899-9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