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4 11:22: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所就诊的经过高分辨率的CT已经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9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他们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开展抗感染、止血、补液等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的患者额外使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对他们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6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6.67%,这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经过支气管镜操作治疗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当中以及手术之后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灌洗治疗的方式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理想,治愈率也比较高,不良反应概率低。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支气管扩张;感染;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谭英.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5-26.

Exploring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avage Under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TAN Ying

(Hui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Liangshan,Sichuan 6152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lavage under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in Hui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after they were confirmed to suffer from bronchiectasis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by high-resolution CT were selected for study.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s including anti-infection treatment,hemostasis,and fluid infusion,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lavage under electronic bronchoscope based on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while it was 86.67%in the study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None of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under bronchoscope suffered from serious complications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the lavage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enjoys ideal effects.It can achieve high cure rate and low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Lavage under electronic bronchoscope;Bronchiectasis;Infection;Clinical effects

0引言

在内科当中,支气管扩张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出现这种疾病的患者在临床当中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咯血以及呼吸道感染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他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影响。在临床当中,对于支气管扩张的经典治疗方法主要是内科抗感染方面的治疗。如果在内科反复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的治疗是无效的,那么可以考虑开展外科手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是近些年来临床当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本文主要对这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文的研究当中,主要选取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就诊的经过高分辨率的CT已经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一共有90名,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他们划分为两个组别,分别对这两个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这两个组别的患者都开展了抗感染以及止血方面的一些内科常规治疗手段,同时在此基础上适当对患者进行补液。研究组的患者额外使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对他们进行治疗,最终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照组当中男25名,女20名,他们的年龄在19-59岁,平均37.2岁。研究组当中男27名,女18名,他们的年龄在20-59岁,平均37.6岁。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不会对对照性实验的客观性结果带来干扰。本次实验工作的开展,首先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在充分开展准备工作之后,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并且按照规定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能够配合实验工作的开展[1-2]。


\

 
1.2方法。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治医生根据经验以及药敏的结果,为患者选用静脉抗生素对它们进行治疗,在抗生素的选择当中,主要选择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是否存在着咯血的症状、咯血的严重程度,适当选用一些止血方面的药物。适当对患者辅助开展吸氧、体位引流以及补液等方面的对症治疗和处理。

实验组的患者在上述所提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使用支气管镜灌洗处理。在具体的治疗方法当中,首先经过患者的鼻腔插入支气管镜,同时根据患者在影像学方面的资料,引导支气管镜进入到他们的支气管段当中,及时找到患者的病灶,并且使用10到20毫升的生理盐水反复对患者的病灶进行灌洗,确保其中的脓性分泌物得到及时地清除,必要的情况下在局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手术结束之后退出相关的支气管镜。这些操作的环节都会征求患者的知情和同意,同时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会开展常规的监测工作,主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脉搏等重要的生命体征状况,如果出现了生命体征不平稳的现象,就会立即终止操作[3-4]。

1.3观察指标。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一周以上,研究组患者主要开展2到3次的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然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在治疗效果的评价过程当中,主要使用定性评价的标准。如果患者接受治疗之后,他们的咳嗽、咳痰和发热等临床症状能够达到基本完全好转的状态,肺部当中的啰音出现较为明显的减少或者消失,开展影像学的检查,发现患者的病灶能够完全或者基本的吸收,那么可以认为患者的治疗是显效的。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上的好转,肺部的啰音得到了明显的减少,血象慢慢接近一个正常的表现或者状态当中,开展影像学的检查,发现患者的肺部病灶有所吸收,那么就可以判断他们的治疗是有效的。如果上述所提到的症状患者都没有改善,甚至出现了症状加重或者病情恶化的现象,开展影像学检查的时候,没有发现患者的病症有明显的改善,或者没有办法通过影像学评价他们的治疗效果,那就可以认为患者的治疗是无效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过程当中,也会对支气管镜操作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总的来说,主要以患者在治疗当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作为具体的观察指标[5-6]。

1.4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在卡方分析当中,设定置信区间为95%,如果卡方分析的结果P<0.05,则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原假设。

2结果

2.1患者的治疗疗效对比。在对照组当中,显效的患者有15名,有效的患者有12名,无效的患者有18名,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60%。在实验组当中,显效的患者有26名,有效的患者有13名,无效的患者有6名,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6.67%。这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方式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


2.2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对比。在实验组的患者当中,有两名患者在进行支气管镜灌洗的时候,出现了较为剧烈的呛咳情况,但是在终止操作推进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有两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出现气管黏膜破裂出血的情况。所有经过支气管镜操作治疗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当中以及手术之后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7-8]。

3讨论

目前在临床当中,针对支气管扩张最主要使用的治疗方法有抗感染治疗,引流、止血等一些内科的操作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也会存在着一定的缺点。近些年来,抗生素的耐药性出现逐年增加的现象,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是特别肯定,同时在临床当中针对支气管扩张治疗所需要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是覆盖铜绿假单细胞的高级别抗生素。在外科治疗的方法当中,支扩的缺点就是对于患者的机体带来比较大的损伤,因此对于他们的肺部功能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支气管镜本身就是内科管镜中的一种治疗新技术,该治疗手段的出现,能够极大方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支气管肿瘤进行取检和起到狭窄再通方面的处理,该治疗手段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支气管镜技术在支扩治疗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少的,但是支气管镜灌洗的方式可以比较理想的帮助支扩合并感染的病人对气道分泌物进行引流,使得小气道不容易出现阻塞的现象,最终能够减轻患者的感染程度,因此在临床当中的治疗价值比较突出。在本次研究当中,试验组的患者主要额外使用支气管镜吸痰以及管吸等方面的操作,这样的一种方法,能够帮助支扩病人实现气道的再通,同时也减少患者的身体当中存在的严重反应,能够降低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方面的安全性。

支气管扩张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以及周围的肺部组织出现了慢性炎症所导致的,这种疾病的存在会导致患者的支气管壁肌肉以及弹性支撑组织被严重的破坏,最终由于管腔方面的扩张,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形,加上会被一些细菌所感染,在咳嗽、大量浓痰以及咳血的情况下,患者的疾病会越来越严重。在临床当中,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来说,大多数会以一些全身的用药治疗为主,但是对于二次感染的控制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由于这种治疗方法是一些全身的用药模式,因此会出现局部药物浓度过高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使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的治疗方式,能够清除患者气管里面的脓性分泌物和痰液,能够确保患者的器官处在一个畅通的状态当中,有利于他们肺部功能的及时恢复。在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插入的同时,会适当开展局部方面的用药,这样的一种用药模式浓度比较高,能够在杀死病原菌的过程当中,产生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开展反复的支气管灌洗操作,能够对患者的气管黏膜产生保护作用,同时也增加患者排痰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当中痰液的及时排出。学者们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发现,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而言,所获得的效果要优于一些常规的治疗手段。

总的来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方式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来说,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治愈率也比较高,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非常低,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叶青.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1):50-53.
[2]林钊盛,刘红莲,林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治疗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491-492.
[3]李芳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6(4):408-409.
[4]全美荣.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60例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5):921-922.
[5]孙砚诚,林振怀,王永仓,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微生物变化情况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6):80-82.
[6]米日古力·依力哈木,陆瑶,王慧,等.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血清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56.
[7]黄有环,王瑞光,李志良.噻托溴铵辅助支气管肺泡灌洗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20):2813-2816.
[8]邓飞.清金化痰汤加味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1):58-60+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4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