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进一步完善医院人才建设过程中,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展开相关探讨,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由此为培养医院人才发挥出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促进其形成良性的长效运营机制,全面提升医院医疗水平。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本文引用格式:肖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浅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34-235.
0引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的是医学专业的毕业学生,在完成学校内的教育以后,利用住院医师身份,在指定培训医院接受主要以提升临床实践水平为主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是学校毕业以后,医学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建立健全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不但是医改的主要内容,并且也是培养临床医学高效人才的主要环节,同时还可为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住陪医生的轮转工作和日常的交流进行观察,可以将住陪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一定的总结,具体如下。
1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1.1难以适应环境。对于绝大多数进入到住陪阶段的医师来说,大部分都是刚从医学院毕业或者是处在临床阶段的学生,从课堂到临床角色的转变和对自身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进行明确,是住陪医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住陪医师来说,他们直接担任着的住院医师的工作,需要直接的收治患者,与协同带教老师的实习医师不同,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也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住陪医师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对自身角色的装换,尽快的对自己的新身份和新环境进行适应,就会影响到临床任务的完成。
1.2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医院的临床工作是比较繁重的,因为经常会存在着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折旧导致有些医院会对住陪医师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情况。可是经常会将住陪医师看作是普通的医师进行使用,基本上会将其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日常的医疗程序性工作当中,并没有与足够的培训和带教,对住陪医师的基本技能培训和临床诊断思维等培养产生了忽视。
1.3无法保证薪酬标准,致使培训学习热情不足。首先,结合医学学科本身所特有的特点及性质,医学科的学生与别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来说,成长所需的时间会非常长,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学生基本上年龄都偏高,都属于成家立业的年龄,担负着家庭及事业的双方面压力,为此对于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本不能有效认识,对于培训存在的消极情绪,不能全心的投入实践学习,由此便会对规范培训团队的平稳性产生影响。其次,医疗工作存在高风险和高强度的性质,但是,很多学员在现实培训期间的工资标准却不能达到按劳取酬,所获得的收入与理想标准相差甚远,这样学生经济压力会非常大,致使会让其心理感觉不公平,很难激发学员受训热情,由此会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及效果会产生严重影响。
1.4教师本身素质有限,无法保证培训效果。师资团队的水平及能力是提升住院医师实施规范化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任教的教师具体工作内容是提升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学习,一支高能力、高水准的师资团队不但可以提升培训效果,而且还是判定培训地整体实力的主要标准。优秀素质高的教师,需具备高尚的医德、师德、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缜密的临床思维、优良的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及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有机融合。但是,因为现时期我国针对带队师资队伍的构建,仍没有一个统一性的标准,对于教师平时的管理并不重视,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由此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带教的教师本身素质能力存在差异、带教教师责任划分不清晰并且对于工作意识比较欠缺等众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及质量产生影响[1]。
1.5考核体系存在缺陷。我国现时期还未构建统一、标准、系统化关于住院医师的规范化的考评体系,对于住院医师的考评方案多数都是各培训地结合本身情况来拟定的,缺少统一标准。在具体执行期间,因为各培训地的标准存在差异,致使考核事项及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考核标准的不统一,较易造成考核只行于表面,由此很有可能会出现潜规则,这样根本无法保障考核的公正公平性和客观性。
2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对策
2.1引导住陪医师对自身的定位进行明确。很多住陪医师在进行轮转的时候,经常会把自己当做是“实习转科医师”,不能对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真实地位进行明确。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主任要对住陪医师的定位进行强调,平时的病例讨论和课内讲课等等,都要做到人人平等,让住陪医师可以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归属感和被需要以及被认可的感觉。通过提高科室的归属感可以对住陪医师的信心进行提高,能够促进其更好的完成培训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
2.2重视床旁带教。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床旁带教能够对住陪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更好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住陪医师更好的理解病因和病机,进一步的加深对于各种临床疾病的认识,同时还能避免对临床问题出现忽视的情况。对于重点病教学的时候,采用床旁带教能够从病理、生理和药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讲解,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2.3不断健全薪酬机制。政府机构需对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重视,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加强宣传,激励学员主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活动,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积极参与性和社会的认可度。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增加资金投入和激励社会捐赠,从各个途径来扩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资源的获得,对现有薪酬标准进行完善,提升学员薪资标准,保证学员可以更加安全、专业的进行培训学习。在现实培训期间,可把培训学员平时的工作表现列进绩效考评中,与福利和绩效工资相联,针对表现突出的学员,需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奖励,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2]。
2.4提高教师素养。首先,构建带教教师的选拔机制。政府有关部门需构建带教教师的统一选拔标准,由此有效衡量带教教师本身资质和能力水平,这样可以及时替换资质平庸的带教人员,保证带教教师队伍的质量和能力。在选用带教教师的时候,需选择教学态度严谨、具有精湛临床能力、教学经验多且热衷于教学的并且薪资高的主治医师,或是更高职称的人员来进行带教。其次,构建带教教师的考核机制。固定时间的对带教教师实施相应的考核,重点对教学能力进行考核,以学员培训质量及考核成绩来当作标准,合面综合的考核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避免带教教师出现教学漏洞,提升带教教师的责任精神。最后,构建针对带教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带教教师,需给予相应合理性的岗位补贴。除此之外,医院本身需把带教教师教学任务及学员培训效果列进其绩效考核当中来,在个人评优和岗位晋升及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偏重,通过这些举措来激发带教教师工作积极性。由此提升教学效果[3]。
2.5健全考评体系。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急需构建统一、规范、系统化的考评体系。政府有关部门在参照我国现时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情况与现下国情,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优秀的方法及经验,构建系统、规范、统一标准、可操性强的考评标准,对考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以保证考核工作公平性,使考评结果更具真实性,由此才可以反映出学员的学习效果,促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合理性开展[4]。
3结论
总体来说,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属于长期且较艰巨性的一项工作,这一工作的高效实施可以促进我国培养出更多临床医疗的高素质人才,是医学学生发展成合格临床医师过程中必经的一个环节。构建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范,可以有效解决现时期培训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由此使住院医师的培训更加规范和标准,促进培训医院可以在激烈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海燕,谷蓓蓓,张新庆,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15(04):10-12.
[2]朱海珊,王晓曼.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08):73-76.
[3]张红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3(11):58-59.
[4]安丽娜,马丽萍,赵仙先,等.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4(04):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