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结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6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对其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超声检查,并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在下段第二、三狭窄、输尿管第二狭窄以及上段平对第三腰椎和相邻位置结石检出率上,彩色超声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尿管第三狭窄和输尿管第一狭窄位置检出量率上,彩色超声和二维超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提升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输尿管结石;二维超声
本文引用格式:李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224-225.
0引言
临床中常发生的泌尿系统之一为输尿管结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属于急腹症之一,此种疾病发病急且进程快[1]。针对该疾病开展及时有效的诊断,对患者治疗十分重要。该疾病的诊断方案较多,但是极易受到患者体质量型、肠道气体干扰、输尿管生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选用一种有效且诊断率较高的方案。因此本次针对输尿管结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了研究,同时将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6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对象,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6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患者全部存有腹部和腰部剧烈疼痛症状,仅减少患者出现放射痛,以输尿管走形的会阴部、腹股沟位置为主,同时可发现血尿现象。大多数患者易合并呕吐恶心,少数患者出现尿急和尿频。其中41例男,例女26,年龄24-73岁,平均(48.5±2.6)岁,41例病程低于7小时,19例病程在7至48小时,7例超出48小时。
1.2方法
1.2.1二维超声检查:选择L9、L7超声诊断开展检查,选择线阵探头,频率设置为6-10 MHz,选择宽频变频凸阵探头,频率设置为4至5.5 MHz,选择组织谐波。指导患者适当充盈膀胱,在正式检查前饮水600 mL,予以输尿管剧烈绞痛患者使用20 mg速尿和20 mg黄体酮,半小时后开展超声检查。若患者肠气较严重,则予以患者250 mL甘露醇,10分钟后饮入300 mL温水,半小时后进行超声检查。以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检查体位,扫描膀胱、输尿管和肾,同时还需要对相邻脏器进行扫查。
1.2.2彩色超声检查:在以上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彩色超声检查,利用显像技术对扩张输尿管和相邻血管进行准确鉴别,针对强回声疑似疑结石位置查找彩色快闪伪像,此外还需开展高频率探头进行扫描,但不适用肥胖患者,显著提升结石和输尿管的清晰显示度。若患者疑似但超声没确诊的患者,对患者患侧尿流用彩色多普勒信号观察,同时和健侧比较,以评价有无梗阻情况存于输尿管。
1.3观察指标。将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超声检查的相关结果记录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数据全部选择统计软件SPSS20.0开展分析,计数资料选用百分比率(%)表示,对比检验值为χ2,出现较大差异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患者经二维超声检查,输尿管结石表现:有不移动、后伴声影以及团状强回声存于输尿管中;经彩色超声检查,显示彩色快闪伪像。病理显示结石位置:6例输尿管第一狭窄位置、12例上段平对第三腰椎和相邻位置、9例输尿管第二狭窄位置、25例输尿管第三狭窄位置、15例下段第二、三狭窄。在下段第二、三狭窄、输尿管第二狭窄以及上段平对第三腰椎和相邻位置结石检出率上,彩色超声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尿管第三狭窄和输尿管第一狭窄位置检出量率上,彩色超声和二维超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经相关研究显示,肾乳头极易诱发尿路结石,当结石脱落后极易到达尿道位置,同时在该位置持续增长;而肾结石排出过程中极易潴留输尿管,进而发展成为结石。主要以一侧突发性肋腹部、腰部剧痛为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同时放射于患侧下腹位置;在下段输尿管结石中,极易诱发下腹部绞痛症状,同时放射于患侧会阴部位;患者还极易合并镜下或者肉眼血尿,若管腔中出现或嵌顿大体积结石时,会局部诱发瘢痕性狭窄、肉芽肿以及溃疡等症状,还有可能导致恶性病变[2-3]。尿路受到结石梗塞后,极易发生较严重的病理性改变,如肾功能损伤和肾积水。针对输尿管结石疾病,通常选择尿路造影、X线诊断为主,大部分患者的输尿管结石可以确诊,然而极易漏诊阴性结石和小体积结石。
在本次实验中,二维超声表现:有不移动、后伴声影以及团状强回声存于输尿管中;经彩色超声显示彩色快闪伪像。在下段第二、三狭窄、输尿管第二狭窄以及上段平对第三腰椎和相邻位置结石检出率上,彩色超声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尿管第三狭窄和输尿管第一狭窄位置检出量率上,彩色超声和二维超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开展彩色超声检查能明显提神诊断检出率,诊断价优于二维超声。此种检查技术能够精准对输尿管走形进行探查,可准确区分输尿管以及血管,有助于清晰展示输尿管走行,促进结石检出率的提升;临床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肠气,而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将髂动脉清晰显示,而加压探头能够改善肠气干扰,有回声存于髂动脉前侧输尿管中,则可确定为该位置为第二狭窄,在该位置能够对输尿管走行进行追踪。经彩超检查,有与彗星尾相似的彩色闪烁信号存于结石位置和后方,在结石及其后方有彩色信号覆盖,且出现一条连续性彩带,临床中称之为彩色彗星尾征或者彩色快闪伪像,依据此种现象可诊断输尿管结石[4]。同时对于疑似或未能确诊的患者,尤其是患侧合并肾脏积液扩张情况,可根据喷尿信号、喷尿频率以及信号减弱情况判断有无输尿管梗阻情况。
总而言之,输尿管结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明显提升检出率,为临床提供诊治参考。
参考文献
[1]孔庆善,强剑颖.急性输尿管结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5):964-967.
[2]万俊清,张君梅.彩色多普勒超声快闪伪像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8):37-39.
[3]陈小丽.超声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合并右肾积脓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6):404-404.
[4]何子龙,杜钢,廖昕,等.常用影像学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289-2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