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14:13: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止2018年底,我国估计感染者和病人约为125万,在我国艾滋病正处于广泛流行增长期,临床就诊的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多。在我国每年都有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因此医务人员做好标准预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是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处置

本文引用格式:申苗,于文文.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277,280.

0引言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严重的威胁社会的发展,而我院是宁夏唯一的一所传染病医院,承担着宁夏艾滋病的救治工作,作为传染病医院的一名工作者应把防止职业暴露始终贯穿在整个的工作中,现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

 
1职业暴露的预防

1.1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卫生部《指导原则》定义为: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均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2安全处置锐器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向别人传递使用过的器具,禁止在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上回套针帽或徒手直接毁形。(2)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保证操作间的宽敞明亮,尽可能的减少创面的出血,在创面缝合时,操作者动作要稳,注意力要高度集中。(3)使用过的锐器应放到利器桶中,利器桶的开口应大小适中,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集中处理。禁止将锐器和其他废弃物混合放置并进行二次分类。

1.3器具严格的消毒灭菌

(1)一般的诊疗用品可选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或2%的戊二醛擦拭消毒,治疗室的持物钳等应高压蒸汽灭菌。(2)进入人体开放腔道的医疗器具如胃肠镜,纤支镜等中危医疗器械的消毒,首先应对器械彻底的清洗,然后选用相应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凡进入血管、无菌体腔、组织的高危医疗器械(腹腔镜、关节镜、膀胱镜等)的消毒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冷灭菌法,凡耐热耐湿的内窥镜及其附件均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内窥镜可采用冷灭菌法:环氧乙烷法、戊二醛灭菌法。

1.4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1)严格七步洗手法,每个步骤揉搓不少于15 s;(2)在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3)接触患者体液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均应洗手;(4)进行无菌操作前洗手。

1.5避免血液、体液、分泌物的污染

(1)凡是有可能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均应戴帽子、口罩、眼罩、防护面罩、穿隔离衣、靴套,避免操作时血液、体液、分泌物溅出,对医务人员造成污染。(2)如果手部皮肤有破损时,应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如无法避免,应先对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物品进行保护,避免直接暴露创面,然后戴双层手套在进行操作。(3)不可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4)所有的操作治疗尽可能的集中进行,治疗操作用物尽可能选用一次性物品,用后的污物标注“注意感染”的字样,并进行及时统一的消毒处理。

1.6加强防范

加强培训,定期开展职业暴露警示教育,提高医护工作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尤其加强新来医护人员的标准预防和自我防护的培训[2],规范各项技术操作,使其在思想上得到真正的认识,科室领导定期进行工作的督导检查,从根源上让人人认识到职业范防护的重要性。对医护人员的作息时间要合理安排,避免因工作劳累或压力过大而发生职业暴露[1]。

2职业暴露的处置

2.1暴露的紧急处理


(1)若发生职业暴露,不要恐慌,严格按照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2)任何一种小的损伤,都必须立即从损伤部位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在伤口上挤压。(3)用医用洗手液、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损伤部位,边冲边洗,至少5 min,伤口处用75%酒精或0.5%碘伏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5)如不慎眼睛溅入污染物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动作迅速,冲速要快,冲洗10 min以上,切忌揉搓,更不要点眼药水。

2.2暴露后的上报、预防用药及随访

(1)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院感办报告,逐级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登记建立档案。(2)经过专业医务人员对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具有潜在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暴露后2 h内开始预防性治疗,最好不要超过72 h。如果在此时间内无法获得药物,即使超过72 h后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4],用药越早越好,坚持用完服药疗程。(3)暴露后基线、6周、12周、6个月均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5],并对暴露者做好跟踪随访,对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测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

\

 
2.3职业暴露后的心理安抚

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认识上的偏见,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悲伤的心理,害怕自己被感染,担心社会的不接纳和亲人的不理解而疏远自己,因此,应重视职业暴露后医护人员的心理变化,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使其感到温暖,消除不良情绪,顺利渡过难关。

在工作中树立牢固的职业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和操作规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执业危害,减少职业暴露对医务工作者的身心伤害。

参考文献

[1]张孝贤,潘丽娥.护理艾滋病病人的危险因素及职业安全防护措施[J].吉林医学,2006,28(6):847-848.
[2]唐悦璐,韦秀柏.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J].内科,2013,8(3):326-327.
[3]李映兰.现代护士职业安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3.
[4]蔡卫平,李太生,卢洪洲,等.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64.
[5]蔡卫平,李太生,卢洪洲,等.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1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