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系统护理对子痫前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的治疗及预防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09:44: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对子痫前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将78例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A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且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使产妇和新生儿生存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系统护理;子痫前期;心理应激反应;妊娠结局

本文引用格式:喻晓晖,袁志牡.系统护理对子痫前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的治疗及预防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33+337.

0引言

子痫前期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是由妊高症的严重阶段,若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可进一步发展为子痫,会对产妇的多个器官或者组织造成伤害,甚至可危及母婴安全[1-3]。患者可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而产生多种心理应激反应,对分娩的顺利展开极为不利。研究显示,系统护理干预可对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更好的确保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6]。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系统护理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选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进行分析,各组39例。A组年龄22-38岁,平均(33.75±3.64)岁;孕周35-41周,平均(37.49±2.34)周,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2例。B组年龄23-40岁,平均(34.21±3.87)岁;孕周33-39周,平均(36.57±2.12)周,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案。B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A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并确保患者每天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时间以超过10小时为宜,且应提醒患者采用左侧卧位睡姿[6-9]。②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沮丧、焦虑、烦躁、抑郁等多种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并结合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以减少负面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可通过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③产期护理。产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和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馈,并进行对症处理。产中,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和支持,让患者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缓解疼痛,若出现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况,需行剖腹产保证母婴安全。产后,定时对患者的产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是否有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生,为患者提供产后护理指导[10-11]。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应激反应程度越强[12-13]。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1.4统计处理方法。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时,则表明组间统计数据之间差异显著。

\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A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B组(P<0.05)。


\
 

2.2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如表2所示,A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
(P<0.05)。


\
 

3讨论

系统护理是一种从患者角度出发的针对性护理模式,通过为患者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困境[14]。本研究中,通过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针对子痫前期患者出现的多种不良心理,通过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面对治疗,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B组(P<0.05),说明系统护理可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排解。此外,通过为患者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针对性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好地保证了母婴安全,研究结果显示,A组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均低于B组(P<0.05),说明系统护理可对产妇、婴儿并发症的发生发挥一定的预防作用[15]。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可对子痫前期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彩霞.强化自我护理能力对慢性高血压妊娠患者子痫前期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7(10):93-94+97.
[2]李飞飞,肖淑,余丽金,等.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v.38(10):95-98.
[3]王天真.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3):4368-4369.
[4]李昌秀.高龄(高危)妊娠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及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74.
[5]李艳容,宋清香.系统性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0):159.
[6]唐红,黄天向.硫酸镁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09-
110.
[7]王翠荣,汪敏.自我效能干预联合触摸护理对子痫前期产妇心理应激反应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8):76-78.
[8]谢小青.循证护理在预防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07):7-10.
[9]李春梅,万丽娟.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子痫前期病人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31):47-49.
[10]何娅娟,熊丽,张秀华.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效能感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6):946-948.
[11]龚秋花.增强自我效能联合抚触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36):156-157.
[12]陶兰,吴春燕,顾珺,等.增强自我效能联合抚触护理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3):94-96.
[13]潘小莉,彭琳.抚触护理联合增强自我效能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心理及妊娠结局影响探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7(12):79-81.
[14]胡艳萍,刘萍,徐霞,等.护理干预对IUI、IVF治疗周期中患者睡眠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247-1248.
[15]刘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心身状态及分娩结局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v.3(12):129+1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