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五参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01 09:22: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文就五参汤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1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五参汤进行治疗,进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五参汤的服用,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五参汤;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高宇,李旭成.五参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95.

0引言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约占心肌炎的50%[1]。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重变异很大,可完全没有症状,可出现心悸、胸痛胸闷,也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或者猝死的情况。目前还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特异性方法,本文主要选取了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后就五参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7-59岁,平均(33.9±5.6)岁。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患者均15例,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没有显著差异。

1.2方法。入院后嘱患者多卧床休息,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对于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给予氧气吸入和心电、血压、血氧监护,对部分伴随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给予抗心律失常处理。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极化液,用药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配伍10%氯化钾l0 mL和普通胰岛素6U,1次/日,并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次,每日三次。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五参汤来进行治疗,五参汤主要是由西洋参、苦参、北沙参、南沙参、丹参、黄芪、三七与降香等组方,每日1剂,取适当水进行煎煮,共取汁450 mL,各取150 mL分早中晚3次,餐后0.5 h服用。两组患者均进行15天疗程的治疗,最后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1.3疗效判定。显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心电图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改善不明显;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也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应用SPSS 13.0软件完成所有计量数据的处理工作,P<0.05表明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

 
2.2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则出现了4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7%。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作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因为病毒感染所导致心肌炎性病变,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出现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会造成严重的威胁。病毒性心肌炎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还是存在很多争议,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营养心肌、调节免疫等,都只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却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疾病的病因[2]。

中医学将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的范畴,患者发病初期常有发热、头痛、腹泻、咳嗽、咽痛等症状,该病病机主要为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卫气不能固护体表,邪气乘虚从口鼻侵入,首犯肺后伤心[3]。热毒纠结,热久则伤阴,阴血久亏则及阳。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虚证为主,治疗多采用扶正祛邪方法[4]。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多见热毒证,发病以儿童较为多见,慢性期和恢复期多见气阴两虚证,以成人较为多见。若只是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会出现虚虚之弊,通过给予适当的益气养阴结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五参汤来进行该疾病的治疗时,能够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功效基础上,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中药方剂还具备有良好的抗病毒、抗感染效果,对于患者的心肌细胞功能可以进行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患者的46.67%对比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还出现了4例房室传导阻滞,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存在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诉,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五参汤进行治疗时,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31-133.
[2]范增光,袁野,皇甫海全,等.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8):1555-1557.
[3]阎勤,王阔枫.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治心得[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9):20.
[4]范李阳,高山.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候和方药规律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4):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