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定本院收治的疝气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49例,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49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缩短疝气患者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手术;疝气;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姜伟巍.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06+108.
0引言
疝气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老年男性,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的背景下,该病发病率显著增高[1]。疝气在临床中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以斜疝最为常见,目前临床对于该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当前临床治疗疝气常用的两种术式,对于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安全性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疝气患者98例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研究时段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定本院收治的疝气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例数=49)、研究组(例数=49)。研究组女2例,男47例;年龄在38-75岁,平均(56.25±5.14)岁;病程在1-5年,平均(3.03±1.25)年;直疝、斜疝例数之比分别是13:36;ASA分级:I级、II级、III级数之比分别是8:20:21。对照组女3例,男46例;年龄在39-74岁,平均(56.31±5.11)岁;病程在2-4年,平均(3.04±1.21)年;直疝、斜疝例数之比分别是16:33;ASA分级:I级、II级、III级数之比分别是12:18:19。性别、疾病类型:年龄、ASA分级等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1.1纳入标准:①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均满足2014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中对疝气的诊断标准。③对“知情同意书”签字。
1.1.2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②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恶性肿瘤者。③存在手术禁忌症、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者。⑤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者。⑥存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者。⑦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⑧合并重大感染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传统手术):硬膜外麻醉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Shoulice手法或者Bassini手法,游离精索,从精索后面将腹内斜肌与肌腱缝合在腹股沟相关韧带之上,将精索置于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之间,而后以8字缝合腹横筋膜,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1.2.2研究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患者,在腹股沟部位做一长约4-10 cm的斜向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等,游离处置疝囊,将疝囊置入患者腹腔,对于疝囊太大者,则进行横断处置,置充填物于疝环之中,缝合腹横筋膜以及周围组织,同时进行固定处理,将平片置于患者精索后方,与耻骨重叠1-2 cm,确保精索被平片圆孔包绕其中,而后缝合处理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腹外斜肌腱膜术后予以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对比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感染、血肿、尿潴留)发生率,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n(%)]、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两组复发率对比。随访6个月,研究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4.08%(2/49);对照组11例复发,复发率为22.45%
(11/49)。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χ2=7.1837,P=0.0074)。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指腹股沟出现包块,包块的内容物大部分是大网膜和小肠,该病主要是由于腹部强度降低,腹内压升高所致,在临床中分为后天性好先天性两种,先天性腹股沟疝以幼儿最为多见,后天性腹股沟疝以成年人最为多见[3-4]。传统手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极易复发,治疗效果一般,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本研究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分析如下: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不会对患者腹股沟相关结构造成损伤,术后切口愈合速度快[5]。②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将聚丙烯作为补片,安全性较高,聚丙烯属于惰性材料,进入人体之后,与人体组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一般不会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或者异物反应,同时聚丙烯也不具备致癌作用,因此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过敏反应[6]。③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有助于患者及早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肠蠕动,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压疮、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
综上所述,疝气患者采纳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机体恢复速度较快,且不宜复返,值得临床信赖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传健,张正旭,姜长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52-53.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年版)[J].浙江医学,2014,52(15):484-486.
[3]黄涛,陈娟,招婷.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10(1):50-52.
[4]高永明.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150-151.
[5]梁冬生.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9):109-110.
[6]戴鹏,林云,艾秋宝.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3):40-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