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48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断情况,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分析其临床预后。结果①临床表现:存在咳嗽无痰、发热、呼吸困难或急促、发绀等。②体格检查:4例全身出现广泛性丘疹、疱疹,3例右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7例口腔溃疡,6例口腔白膜覆盖、刷毛状白斑。听诊肺部时10例闻及肺底湿啰音,5例闻及干鸣音。③实验室检查:48例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⑤治疗前选取痰、血标本检测PCP均为阳性。⑥影像学表现:35例两肺呈弥漫磨玻璃密度影,10例两肺表现为多发散在的线状或网状影,肺纹理增粗,3例两肺弥漫分布网状细小结节影。结论AIDS合并PCP者结合临床表现、痰PCR阳性、影像学检查可提高PCP检出率,一般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抗PCP治疗,之后再应用抗HIV病毒治疗。
关键词: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许康飞,黄莅娟.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279-280.
0引言
PCP(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AIDS(艾滋病)的一种并发症,可诱发呼吸衰竭、死亡,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1]。我国AIDS人数越来越多,PCP发生率也逐渐提高[2]。现结合我院诊治的48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7~39℃,持续时间最长30 d。31例呼吸困难或急促、发绀,12例体重下降明显。②体格检查:4例全身出现广泛性丘疹、疱疹,3例右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约3 cm×3 cm,7例口腔溃疡,6例口腔白膜覆盖、刷毛状白斑。听诊肺部时10例闻及肺底湿啰音,5例闻及干鸣音,其他33例正常。③实验室检查:48例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血红蛋白60~120 g/L,白细胞(2.8±0.6)×109/L。④免疫功能测定:治疗前后采集抗凝全血标本经实验室测定CD+平均值为(55.8±26.2)×106/L、CD+/4 4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48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26~65岁,平均(38.8±0.2)岁。47例经性途径传染AIDS,1例经输血感染AIDS。
1.2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颁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相关标准进行诊断[3],确诊为AIDS;起病隐匿,在活动后气短、干咳症状加重,伴有紫绀、发热或呼吸窘迫;X线检查胸部可见从肺门开始两肺均存在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呈斑片状、磨玻璃状、细小结节状;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降低。LDH(乳酸脱氢酶)上升;病原学检查(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肺组织活检)肺孢子菌的滋养体或包裹。
1.3研究方法
先进行抗PCP治疗,P CP控制1周后进行抗HIV治疗。①抗PCP治疗:轻中度PCP患者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3片/次,3次/d,连续3周;面罩或鼻导管吸氧3~5 L/min。重度PCP患者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3片/次,3次/d,连续3周;呼吸困难时增加强的松40 mg bid,5 d后减小剂量至20 mg bid,5 d后改为20 mg qd,维持至21 d。必要时双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S或S/T模式)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式),氧流量0.4~0.5 L/min。最后还需对症治疗,PCP者均为晚期AIDS患者,整体情况较差,还可能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要及时输注白蛋白和红细胞悬液、绝对卧床休息等进行对症治疗。②抗艾滋病病毒治疗:采用国家一线治疗方案,即AZT+3TC+EFV/NVP。
2结果
2.1临床特点
①临床表现:48例患者都存在咳嗽无痰、发热症状,体温CD8+介于0.01~0.30。⑤PCP检测:治疗前选取痰、血标本进行PCR(聚合酶联反应)、六胺银染色、姬姆萨染色来寻找卡氏肺孢子虫,结果48例均为阳性。⑥影像学表现:35例两肺呈弥漫磨玻璃密度影,其中12例弥漫分布的栗状高密度影,5例左上肺有斑片状影,18例右下肺有斑片状影。10例两肺表现为多发散在的线状或网状影,肺纹理增粗。3例两肺弥漫分布网状细小结节影。
2.2临床治疗结果
48例AIDS合并PCP患者中29例临床治愈或好转,治疗有效率为60.42%,死亡率39.58%(19/48),其中8例因合并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9例治疗有效者出院后保持随访,情况良好,未发现复发PCP案例。
3讨论
AIDS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较低,感染风险较大,PCP则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研究发现85%晚期AIDS患者会合并出现PCP,且外周血CD4+T细胞不足200/μL者合并PCP风险更大[4]。HIV病毒入侵主导细胞免疫的CD4+T细胞,使其数量减少,肺组织内Pc(卡氏肺孢子虫)大量繁殖、阻塞肺毛细血管,诱发低氧血症等[5]。AIDS患者合并PCP后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低热、进展性呼吸困难。
临床诊断PCP有一定难度,主要是因为临床症状明显,但肺部体征不典型,加上患者往往无痰、体外不能培养、Pc检出率低等[6]。AIDS患者免疫抑制明显,在PCP感染时还会合并其他类感染。临床诊断PCP的金标准为病原学检查,但常规痰涂片检查阳性率很低[7]。PCR技术使得Pc检出率大大提高,在影像学辅助检查下可进一步提高PCP诊断效率。
AIDS合并PCP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对症支持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复方磺胺甲噁唑是PCP一线治疗药物,对肺孢子虫中二氢叶酸还原酶、合成酶产生作用,发挥双重阻断叶酸合成的作用,对AIDS合并PCP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0%以上,但该药物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皮疹、发热、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情况比较严重,用药期间有必要及时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电解质等,警惕不良反应发生[8]。携带HIV病毒者有必要定期测定CD4+T淋巴细胞,若计数结果达不到200/μL则需预防性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对于无肺部慢性疾病的AIDS患者发生原因不明性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情况则要警惕PCP发生,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T扫描肺部呈间质样改变者也要考虑PCP的发生,要立即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9]。病情进行性发展的AIDS合并PCP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此时有必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并同时积极改善缺氧状态,减少有创通气,预防肺纤维化[10]。
综上所述,AIDS患者PCP发生风险较高,尽早诊治能提高治愈率及存活率,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者有必要预防性使用抗PCP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敬婕,何晗,苏凌松,等.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6):570-574.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6):321-330.
[3]来芳琴.精心护理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7,7(25):258.
[4]陈柳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126-127.
[5]张京姬,李宏军,孙丽君.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09,15(4):412-413.
[6]史恒瑞,赵建民,江铭,等.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分型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J].临床医学,2013,11(9):62-64.
[7]Bergin CJ,Wirth RL,Berry GJ,et al.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CT and HRCT observations[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16,14(5):756-759.
[8]范华,刘永涛.1例磺胺类过敏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31(5):322.
[9]王涛,张荣萍,宋立江,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的CT表现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5,36(9):1344-1346.
[10]张萌,袁雅,刘越,等.1例肾移植术后合并孢子菌肺炎患者行磺胺脱敏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3):57-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