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女大学生作为青春时期的人群,一直遭受痛经的困扰,严重性痛经更会降低女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痛经一般是一种青春期的原发性病症,其致病因素除了病理因素之外,也与心理因素、功能性痛经等有关。经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原发性痛经女生患有焦虑、抑郁及自卑感的几率显著高于无痛经女生发,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痛经女生实施正确、有效的心理辅导及医学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发生痛经的几率,降低其痛经程度。因而,对有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及医疗治疗,是预防其痛经的一种方便、有效、可行性强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女大学生;痛经;心理因素;预防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马圣飞.女大学生痛经心理因素及其预防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336,341.
0引言
原发性痛经(PD)多是女大学生常发生的一种病症,因高中、大学等阶段属于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多数女生无心关注生殖保健,对于经期期间的保护非常欠缺,若出现了痛经,女生往往心理难以承受,使得经期前紧张过度,出现严重性的痛经,经期前后出现痛疼症状,痛经时期漫长。因此,本研究调查200位女大学生的痛经发生情况及同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调查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效果较满意,现相关报报道整理如下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届至2018届的在校女大学生200位作为调查对象,发放本次研究自制的调查问卷200份,有效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1.2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痛经相关因素、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检测等。(1)痛经相关因素:痛经状况、痛经处理措施、生活饮食习惯、生殖保健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心理素质情况;(2)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检测使用心海软件做相关检测。
1.3调查方式
利用课余时间,选定某年级某班共200位女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上填写问卷先统一指导女大学生问卷的调查内容及相关要求,由各位脑出血说自行填写问卷,对于有疑问的指导员及时解答,问卷当场填完当场收卷。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检测使用电脑做相关检测。
1.4痛经诊断标准
根据痛经相关医学诊断指南进行诊断,轻度痛经:月经前后及期间出现全身性不适,下腹有明显的疼痛感,腰膝有酸软感,但可进行正常的学习;中度痛经:月经前后及期间全身不适,下腹的疼痛感难以忍受,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腿酸软;重度经痛:月经前后及期间,全身不适,小腹剧烈疼痛,四肢软弱寒冷,恶心呕吐,频发冷汗,面容无色苍白,甚至有晕厥感[1]。
2结果
2.1痛经相关情况
痛经病发率:200位女大学生中,148位(74.00%)有痛经现象,其中,轻度痛经78位(52.70%),中度痛经39位(26.35%)、重度痛经31位(20.95%)。(2)导致痛经的不良习惯:月经期间使用生、冷食物71位(47.92%),保暖措施不当31位(20.94%),负面情绪(生气、郁闷等)56例(37.84%),睡眠质量差、恐惧、紧张54位(36.48%)。(3)缓解痛经措施:11位(7.43%)止痛西药,5位(3.38%)、中药、中成药,2位(1.35%)针灸,3位(2.02%)推拿按摩,50位(25%)下腹热水袋热敷,10位(5%)喝热姜红糖水,67位(33.5%)未采取任何止痛措施。
2.2痛经同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1)检测内容:对比痛经女大学生和无痛经女大学生的稳定性区别,检测的项目主要为焦虑、抑郁、自卑感、疑病症、自主性、自罪感等。(2)结果: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的焦虑为(19.87±6.23)分、抑郁为(21.44±6.20)分、自卑感为(18.23±5.01)分;无痛经女生的焦虑为(12.23±4.02)分、抑郁为(9.02±3.02)分、自卑感为(8.69±4.29)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疑病症、自主性、自罪感对比无差异性(P>0.05)。
2.3痛经医学治疗干预
对于有中、重度痛经的女大学生,给予经期保护、痛经干预、月经生理知识讲解等方面的治疗干预,干预后,所有女大学生的功能性痛经均得到较显著的改善,且其焦虑、抑郁、自卑感均逐渐与无痛经女大学生无差别。
3讨论
女大学生发生的痛经多以功能性为主。相关研究表明,痛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内部因素,其中心理因素是影响痛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女大学生处在即将成年的阶段,心理历程在这一时期起伏较大,即将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因而会承受多种压力[2]。常发痛经的女大学生,其一般情绪多为恼怒、紧张、生气、受挫等;在生活饮食上,剧烈活动,饮食无度,贪食生冷食物;对经期的保护,缺乏保护意识,对相关医学常识掌握不够,且大多数女大学生都觉得痛经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对其不采取有效的止痛治疗,长久以往便导致痛经愈来愈严重。中医学认为,严重性压力,精神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均会导致致情志失调,使得肝郁气滞,进而致使气血流通不畅,引发痛经[3]。
本研究根据分析200位女大学生痛经的病发特征及心理因素,实施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使得女生的痛经发生率大大降低。对于心理问题,可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让女大学生掌握自我的生理状况,意识到月经来潮时出现偏激、易怒、烦躁等异常的精神变化,是同雌激素的突然变化降低存在密切相关,意识到月经无法正常到来是一种生理现象[4]。经过有效的医学心理辅导,大多数女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痛经前后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并不是疾病所致,是一种生理现象,不用过于担心,要泰然自若的面对月经的到来,且要适当的采取解压方式缓解自身因痛经而导致的各类压力。结果显示,有效的医学心理辅导对缓解这种方女性痛经的不良心理疾病的效果显著。同时,对于女大学生的经期防护知识掌握度也应相应的提高,据了解,目前女大学生关于经期防护知识的获取渠道大多数均来源网络、亲戚、朋友等,很少经过专业的医生专题讲课来了解。而上述渠道所了解到的知识,往往难以辩解真假,有些知识还存在误导性,因此,因实施全面性的经期防护知识教育,引导女大学生走出痛经相关知识的误区。经期期间,要注意饮食合理,多以清淡饮食为主,不可使用生冷、刺激、辛辣的食物;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洁工作,勤换内衣物,清洗下体;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注意休息,不可熬夜;不可剧烈活动,情绪应保持平静,避免生气、紧张;掌握自身痛经的发生因素,准确把握自我痛经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5]。
痛经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目前中药能显著的治疗功能性痛经,其既能改善当次痛经问题,还能调节身体机能的健康,缓解月经不调,避免再次出现痛经。对症施以中成药治疗,效如桴鼓。而有些痛经无法准确的给予药物治疗,或者服药后痛经症状效果不佳,应给予痛经者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有器质性痛经者。一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常见有严重性痛经,因此必要时要采取B超检查、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查,准确判定痛经原因,一经确诊,及时对症治疗。
综上,对于女大学生痛经问题深层次剖析,找出其心理因素,并施以相应的处理措施,能降低其痛经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曹芳芳.郑州市初中女生经期体育锻炼的干预研究[D].郑州大学,2018.
[2]孙晓理,杜彩素.原发性痛经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03):262-264.
[3]唐丽萍.湖南科技学院女生痛经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06):55-57.
[4]郑晓丽.高中女生痛经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分析[J].中国校医,2017,31(05):395-396+398.
[5]苏敏,杜彩素,孙丽媛,等.基于微信平台对痛经女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04-18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