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肺结核的患者作为调查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8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利福喷丁组与利福平组,每组40名。对利福平组患者应用利福平治疗;对利福喷丁组患者采应用利福喷丁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用药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福喷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福平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利福喷丁组病灶总吸收率较高,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对肺结核治疗中利福喷丁与利福平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利福喷丁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关键词:利福喷丁;利福平;肺结核;药效比较;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陈怀忠.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36.
0引言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同时也可累及多个脏器,具有传染性高、致病性强等特点。近些年来,我国的肺结核疫情有明显回升现象,且呈一定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同时给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已经成为临床医生亟需解决问题。肺结核如何探寻更加低毒、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案以及防治是临床医生需要研究的一类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较常应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有利福喷丁与利福平,但是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本院对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药效和安全性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做如下分析[1]。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肺结核的患者作为调查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8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利福喷丁组与利福平组,每组40名。福利平组患者年龄为22-64岁,平均(43.0±13.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03±3.74)年。福利喷丁组患者年龄为21-65岁,平均(43.0±13.3)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66±4.74)年。将两组病例一般资料输入到临床统计学软件进行查实,经对比资料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且P>0.05。两组患者自愿参与本项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式
1.2.1利福平组治疗方式:治疗开始时每天口服吡嗪酰胺1.25g,异烟肼0.3g,利福平0.45g,乙酰丁醇0.75g一次。治疗2个月后改为每天口服利福平0.45 g,异烟肼0.3g一次,该治疗方案维持4个月后停药,此疗程共为6个月。
1.2.2利福喷丁组治疗方式:治疗开始时每天晨起口服乙胺丁醇0.75 g,异烟肼0.3 g,吡嗪酰胺1.25 g一次,同时口服给予0.6 g利福喷丁,每周两次;治疗2个月后改为每天口服异烟肼0.3 g一次,同时口服给予利福喷丁0.6 g每周两次,该治疗方案维持4个月后停药,此疗程共为6个月。
1.3指标观察和评价
1.3.1观察两组病例治疗结果。调查患者每月取痰液标本送检,应用涂片与培养方法对抗酸杆菌进行测定,达到连续3个月测定结果为阴性,则判定痰菌转阴。每月定期对患者应用X线检查,确定患者病变范围同时判定病灶吸收情况,判定标准为:①病变缩小范围达>50%为显著吸收;②病变缩小范围达30%-50%之间为吸收;③病变缩小范围<30%为无改变;④病变范围增加或播散为病情恶化。
1.3.2观察两组病例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则为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白细胞降低。
1.3.3观察两组病例治疗有效率。以显著、无效表示,显著为病例痰液检查结果为阴性,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状态;无效为上述情况均为达到。
1.4统计学方式
将本文结果输入到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时说明存在对比价值,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例治疗结果对比
对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相关情况比较,利福喷丁组痰菌转阴36例,显著吸收22例、吸收14例、无改变3例、恶化1例,病灶总吸收率为86.0%;利福平组痰菌转阴31例,显著吸收13例、吸收18例、无改变例7、恶化2例,病灶总吸收率为74.4%,利福喷丁组病灶总吸收率和利福平组总吸收率相比,利福喷丁组病灶总吸收率较高,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
2.2两组病例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利福平组出现胃肠道反应8例,肝脏损害3例,白细胞降低1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12例,发生率为30%。利福喷丁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皮疹2例,共5例病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利福喷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福平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
2.3两组病例治疗有效率对比
利福平组治疗显著病例为31例,无效为9例,有效率为77.5%;利福喷丁组显著病例为39例,无效为1例,有效率为97.5%,利福平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利福平丁组组,差异明显,且P<0.05。
3讨论
目前对于肺结核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利福喷丁和利福平等利福霉素类抗生素[2-3]。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麻风杆菌、某些病毒、衣原体等微生物有良好的抗菌作用[4-5]。由于利福平的过度使用使其耐药菌株不断增多,从而利福平的治疗效果逐渐减弱。而利福喷丁蛋白结合率超过90%,具有能快速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和较长的半衰期,所以在人体内抗菌活性显著高于利福平。通过我临床治疗调查的更项指标统计分析也可以表明利福喷丁具较高的高效和安全性更适用于肺结核治疗中长期使用。为了调查此治疗方式实施效果,在本文中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发现利福喷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福平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利福喷丁组病灶总吸收率较高,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且P<0.05,可见此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对肺结核治疗中利福喷丁与利福平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利福喷丁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圣林.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0):58-60.
[2]余云,李士坤.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7):851-852.
[3]吕冰峰.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5):137-138.
[4]甘凤香.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17,66(5):2397-2398.
[5]佚名.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药效比较及安全性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22):76-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