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药炮制技术种类广泛,不同的炮制技术各有其长。水作为基本的媒介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结合中医药理论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水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及相关操作经验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水;中药炮制;作用;操作注意
本文引用格式:王伟义,王志恒.简述水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及操作注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63.
0引言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药物自身性质和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在此技术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炮制方法,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水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及其操作时所需注意之处很有必要。
1水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
1.1洁净作用。采集于自然界的中药材,因其带有泥沙、灰尘或霉斑等杂质,这些杂质不能作为药物使用,需要想办法除去。在中药炮制过程中,针对这些杂质,通常选用廉价易得的水来对其进行处理。在具体的炮制过程中,针对性质不同的药材分别采用洗净、淘洗、浸漂的方法除去药材中的杂质,起到洁净作用,在动、植物类药材的炮制中尤为常用。
1.2减除毒性、异味作用。针对一些有毒的以及盐味、腥臭味较重的药材,用水洗去其泥沙时,常采取浸漂法。通过水的漂洗后,药物中所含的毒性、异味成分有效减少或消除,从而起到减毒、矫味的作用。例如经炮制后海藻、昆布、龟甲、鳖甲等药材中所含异味明显改善。半夏、乌头、天南星等含毒性药物,经水浸泡再用水及其他辅料煮制后,可使其毒性得到明显降低[1]。
1.3软化作用。干燥的药材切成饮片必须经过水处理。一些植物类药材,体积偏大,质地偏硬,需要对其进行切制处理,使其体积由大变小,便于调剂时的分剂量及再加工,煎煮时其有效成分也易于溶出[2]。但在切制前首先需对其用水软化处理,根据药材性质差异,可分别采取淋、洗、泡、漂、润等法,使水渗入药物内部令其质地由硬变软,水在这里起到了软化作用,且是关键性作用。在饮片切制中,古人素有“三分切工,七分润工”之说,水处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饮片的外观质量及内在品质。
1.4稀释作用。炙法是运用液体辅料酒、醋、蜜、姜汁、盐水及药汁等来炮制中药。其辅料如酒、醋等除主要成分外,溶媒均为水,再则炙法在使用液体辅料时,常需注意掌握经验用量,例如酒炙时酒的用量一般为药量的10%-20%,但对于一些质地不同的药材,以此量拌润时会出现拌润不匀的问题,部分药材可能会出现没有渗入液体辅料的现象。要求具体操作者在加工时,应根据具体药物,先将液体辅料加入适量的凉开水进行稀释后,再与被加工药物拌润,达到液体辅料分布均匀,达到用液体辅料炮制的目的。
1.5传热作用。对于蒸、煮、燀等此类水火共制的炮制方法,水在其中起到了传热的作用。通过火的加热使水沸腾产生蒸汽或开水直接作用于药物,达到对药物的炮制目的。如蒸制地黄可使其药性由凉转温,其功效随之也由清转补,水煮川乌、草乌等可使其毒性大的成分发生水解成毒性低的成分而使毒性降低,燀苦杏仁既能去除其非药用部位,又能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
1.6生理作用。发酵及发芽法在中药炮制中属于制备新药的一类方法。两者均系借助于酶和微生物的作用,在药物发酵与发芽的过程中,要求有一定的相对湿度和含水量,水直接参于了发酵及发芽的生理过程,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发挥了一定的生理作用。例如在制曲过程中淋入适量的水、生麦芽发芽前用水浸泡等炮制手段均体现了水在药材炮制过程中维持必要的湿度的作用。
1.7其它作用。如提净芒硝时加水加热溶解后重结晶除杂时,水在其中起到了溶解作用,而在水飞朱砂、雄黄等时,即可起到除尘作用,又可起到悬浮作用。
2水制时的注意事项
2.1水量。现代研究表明,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如苷类、小分子及季胺类生物碱、鞣质类、低分子有机酸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类、单糖及小分子寡糖等一般是易溶于水的,所以在净制和切制水处理软化时,要控制好用水量,如抢水洗、少泡多润等方法的应用,可减少有效成分的流失。水飞研磨时,水量要少,而悬浮时,水量则要多。在炙法中用水稀释液体辅料时,更要把握好加水量,加入水量以能将所炙药物均匀拌湿且略有余头,经闷润后全部渗入药物内部为宜。
2.2水温。在蒸、煮、燀中,水一般要求沸腾,而对于一些含苷类的中药如苦杏仁、黄芩等则要求水开后再放药,才能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而在发酵及发芽过程中水温则有具体的要求,过高过低都不利于酶及微生物发挥作用。
2.3用水时间。针对不同的炮制方法及不同的药物,用水时间上也有所不同,如抢水洗,时间就短一些,而泡漂则时间要长一些。蒸制地黄、黄精、何首乌等为了增加其补益作用,往往要几十个小时。而蒸黄芩则有半个小时就够了,即起到了软化作用,也起到了杀酶保苷作用,避免有效成分被水解而变绿的现象发生。所以对水制时间的掌握也非常重要。
3水制的不利影响
水在炮制中可以起到许多有利的作用,但有时也可产生不利的影响,如药物经水处理后不及时干燥处理或成品含水量过多,则会发生腐烂、发霉等变质现象。所以在用水对药物进行炮制处理后,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一般要求其含水量要控制在7%-13%[3]。
4讨论
了解水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以及在水制时应该注意什么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用现代研究使水制时在用水量、水温及用水时间等方面针对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的药物能够量化,改变凭经验来确定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华雨箐,王旭.中药减毒增效方法评述[J].江苏中医药,2015,47(02):83-85.
[2]曹升.中药炮制润法应用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0):731-732.
[3]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