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心理调适对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效果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0:58: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调适对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实习的12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均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另予以后组实习生心理调适干预,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试分数。结果观察组技能操作(92.36±2.64)分、基础知识(93.15±3.0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52±2.89)分、(80.65±2.73)分(P<0.05)。结论在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中加入心理调适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带教效果,具备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心理调适;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周琳,邱金阁.观察心理调适对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48.

0引言

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经过临床实习,才能参与临床实践。实习也是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操作的关键阶段[1],实习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实习效果都将受到带教方法与带教老师行为的影响,继而影响实习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水平。尤其是泌尿外科等男性患者较多的科室,临床护理往往涉及男性患者的隐私部位,实习生的心理很容易出现紧张、羞涩,甚至恐惧等特点,以至于操作生疏,影响护理质量。为此,我院在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中引入心理调适干预,现将应用效果做出如下报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120例护理实习生全部选自2017年1月至12月,均为女性。根据不同的带教方法将其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60名,年龄为19-24岁,平均(21.28±1.53)岁;学历水平:本科51名,专科9名。观察组60名,年龄为20-24岁,平均(21.17±1.32)岁;学历水平:本科50名、专科10名。组间比较实习生的个人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为我院教学经验、临床经验丰富,高资历的护理人员,学历最低本科,护师及以上职称。

1.2方法。本研究120名护理实习生均采用常规带教,如一对一的操作指导、护理查房、入科培训、小讲堂和定期培训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的临床带教中加入心理调适:①针对带教老师的心理调适:组织老师参加医学伦理学与心理学等知识的专业培训[2],在临床带教工作中,保持专业与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实习生对科室的相关疾病有客观而正确的认知,减轻焦虑、羞涩、紧张等负性情绪。尤其是泌尿外科的临床护理,对私密性、无菌性与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带教老师要多示范、多讲解,在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的基础上,鼓励实习生亲自操作。②对护理实习生的心理调适:将实习生分为各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学习相关科室的专业知识,特别要了解男性和女性的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3]。此外,还要学习医学伦理学、医院安全管理、隐私保护以及护患纠纷的处理方法等,在实习带教工作中,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耐心解答实习生的问题。结合医院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一次小组面谈会或者一对一面谈会,鼓励实习生分享学习经验,针对心理状态较差的实习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培养其自信,让实习生充分认识到临床护理是一项专业、崇高而重要的工作。

1.3观察评定标准。实习结束后,考核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试卷包含两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操作,每部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带教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试情况比较:观察组的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3讨论

护理实习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除了操作不熟练、理论无法很好的结合实践之外,实习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小觑。临床护理工作往往涉及一些隐私部位的操作,给年轻的实习生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甚至还会引起高度紧张和严重的焦虑,导致带教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实习生的专业技术也会受到限制。实习生的心理、情绪通常受到法律法规、人际关系、医院的规章制度、自我知识水平、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带教老师应掌握19~24岁年龄段女生的心理特点[4],在教学中贯穿心理调适,帮助实习生释放内心压力,缓解负性情绪,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临床工作,提高带教效果。本研究的观察组实习生不仅接受常规带脚内容,还采取了心理调适干预,无论是带教老师还是护理实习生,都应接受心理调适干预,重点干预的是带教老师的专业与严谨,缓解实习生的不良心理。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操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心理调适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杏新,许献霞,李东洋,等.心理调适对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5-17.
[2]付菊,王红梅.护生在泌尿外科实习期心理调适与护理教学效果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4(14):2219-2221.
[3]陈玥.心理调适对于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的效果影响探究[J].特别健康,2019(13):80.
[4]齐建新.护生在泌尿外科实习期心理调适与护理教学效果相关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