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0:44: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急诊病房收治的61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A、B组,其中A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气道护理干预,B组单纯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抢救效果。结果A组治愈率(83.87%)显著高于B组(70.00%),差异显著(P<0.05),A组、B组放弃治疗和抢救无效死亡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实施气道护理干预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病房;呼吸衰竭;气道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卜祥菊,张倩.观察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17,319.

0引言

呼吸衰竭在临床医学中属常见、多发症状,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或单独作用而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无法正常实现气体交换导致的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最终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按动脉血气分析可将其分成Ⅰ、Ⅱ型,按病变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而按病程则可分为急性和慢性[1]。气道护理是呼吸道及肺部并发症预防、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预后不可或缺。借此,本文将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相关科室积极配合与协作的基础上选取61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气道护理对急诊呼吸衰竭患抢救过程中的影响,报道如下所述。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急诊病房收治的61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以RNTM将其分成两组,A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22~85岁,平均(61.5±5.0)岁;B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1~84岁,平均(60.5±7.0)岁。两组常规资料差异较小(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A组


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气道护理干预。气道护理导管和用物结合呼吸衰竭患者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插管的途径挑选,对呼吸相对困难或停止者应及时先行人工呼吸、面罩吸氧,以免因插管而增加病人缺氧时间;固定和检查导管深度,尽量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 cm和确保患者人工气道处长期处于通畅状态。定时对患者进行叩背咳嗽排痰处理,保证呼吸与咳嗽训练的有效进行,辅助患者咳嗽,当病人咳嗽不得法或无力时,可采用下列辅助措施,但均不能代替有效咳嗽,如轻击背部使肺内分泌物松脱、震动胸壁,加压胸壁等。对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咳嗽无力、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的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时予以吸痰法治疗。

1.2.2B组

单纯予以常规护理,如口腔护理、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等。

1.3病情观察

所有患者均实施持续性心电监护,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和观察患者心率、心律、面色、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和做好各项数据记录。(1)治愈率;(2)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将61例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后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两组独立样本、正态分布、均数比较以及总体方差等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愈、放弃治疗与抢救无效死亡比较


A组治愈率(83.87%)显著高于B组(70.00%),差异显著(P<0.05),A组、B组放弃治疗和抢救无效死亡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

 

2.2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从两组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来看,A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

 
3讨论

防止呼吸衰竭发病的常用方法较多,如清除气道内容物或分泌物,解除支气管痉挛,用抗炎治疗减轻气道的肿胀与分泌以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等。本研究中A组治愈率为83.87%,而B组治愈率则仅为70.00%,差异显著(P<0.05),说明科学、合理、有效的气道护理干预能有效的辅助呼吸衰竭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A组、B组放弃治疗和抢救无效死亡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对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有显著影响,故应针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气道护理干预。同时在本研究中还发现,在两组治疗有效的47例患者(A组26例,B组21例)中A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再次证实气道护理干预在急诊呼吸衰竭护理中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优势在于气道护理过程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15 s,连续吸痰≤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能有效的确保呼吸衰竭患者对氧气的需求。其次,气道护理在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对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的患者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2]。第三,气道护理吸痰管最大外径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显著偏小,吸痰管时不存在负压干扰,有利于将其呼吸衰竭气道损伤。

综上所述,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实施气道护理干预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乙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6):206-209.
[2]靳淑君.基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和气道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22(9):1231-1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