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共振排痰对职业性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职业性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人工叩击排痰,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共振排痰仪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的排痰量更多,住院时间更短,P<0.05。干预前,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血气分析结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尘肺病合并慢阻肺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体外共振排痰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其有助于增加排痰量,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共振排痰;职业性尘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本文引用格式:贾静,吕雪白,李爱琼.共振排痰对职业性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196,199.
0引言
职业性尘肺病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人们在产生粉尘的环境里长期工作,长时间吸入有害粉尘,可使肺组织发生一种弥漫性的进行性纤维化,这种纤维化即使脱离作业的接触环境也仍然处于进展中。这种变化可使肺的功能受到损害,严重时可使病人丧失劳动能力。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痰量不多,但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甚至COPD,可使咳嗽明显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亦会使呼吸困难的程度加重、发展速度加快,故积极治疗慢阻肺对于尘肺病患者的病程进展、预后会产生重要影响。物理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日益凸显,取得不错的成效。本研究探讨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尘肺病合并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职业性尘肺病合并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符合《尘肺病综合诊疗规范》中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1]。表现为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临床症状加重,可伴发热,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年龄区间为56~77岁,平均(67.6±7.47)岁。观察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年龄区间为57~79岁,平均(68.2±7.83)岁。经对比证实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抗炎、化痰、平喘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人工叩背排痰。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曲成空心掌,以手腕为支点,借助上臂力量有节奏的叩拍患者位于脊柱上侧背部胸壁,叩拍幅度以10cm左右为宜,自下向上,从外向内叩击,频率为2-3次/秒,每次3分钟,叩击后指导患者咳痰,然后再取对侧卧位,叩击另一侧背部胸壁3分钟。每天进行3次,一个疗程10天,记录每天排痰量。
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振动排痰机(合肥诺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NHZ-01进行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将仪器上海绵样叩击头放置在病患背部肺底部,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叩击,振动频率为28-32HZ。每个叩击部位叩击30秒左右,然后移动到下一个部位,每侧3分钟,每日进行3次,一个疗程10天,记录每天排痰量。
1.3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排痰量情况。
2、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改变情况。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 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种排痰方法对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排痰量的影响,观察组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1。
2.2治疗10天后观察组PaCO2、Pa02、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叩背排痰相比,共振排痰可以增加排痰量,加速降低尘肺合并AE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并能改善氧合,缩短尘肺合并AECOPD患者的住院时间。这可能与共振排痰的原理有关,与常规翻身叩背相比,振动排痰仪能提供垂直力和水平力,垂直力对支气管粘膜表面粘液及代谢物起松弛作用,水平力帮助支气管内松动的粘液按照选择的方向排出体外。振动排痰的穿透性更强,振动波可穿透皮肤、软组织,对浅部与深部痰液的排出均有显著的效果;能及时有效地促进患者痰液排出,减少细菌的繁殖,有利于感染的控制;同时可以解除小气道的堵塞,有助缓解小气道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明显改善肺通气状况[2]。
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肺部组织出现纤维化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自身呼吸功能显著降低[3]。患者会表现出相应临床表现。以往,临床针对职业性尘肺病合并慢阻肺的患者治疗中一般使用抗生素以及平喘化痰药物等进行治疗。此类方法并不能直接促进痰液排出。对患者使用振动排痰机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由于共振排痰机有着操作稳定性、持续性、缓和性的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当依照其自身情况,适当调节设备参数,这种做法有助于提升治疗针对性。另外也要对患者咳嗽的痰液开展培养实验,结合最终的实验结果,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使用共振排痰机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病患肺内微循环[4-5]。增加血氧饱和度以及PO2值,促使PCO2降低,能够起到保护心肺功能的作用,控制患者病情,减少治疗时间。
由此能够看出,对于尘肺病合并慢阻肺患者来讲,以常规方法为基础,实施体外共振排痰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其有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64.
[2]宋文雨,潘道卓,杨锁柱.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对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37):142-144.
[3]马敏艳,张淑娟.细致化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284-285.
[4]李文君.药剂联合呼吸机治疗尘肺合并慢阻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4):234-236.
[5]王丽芳,王丽丽,王莹,等.呼吸训练对煤工尘肺合并慢阻肺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05):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