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管理。方法于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对本院肝胆外科护士32名实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职业暴露,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锐器伤在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中最多,然后是皮肤及黏膜与患者血液、体液接触而暴露。操作问题主要表现为:穿刺动静脉时,没有佩戴防护手套。除此之外,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在于护士工作经验、工作集中力度、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处理过程知晓率、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程度以及执行能力。结论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涉及的方面较多,对此,应当全面、系统、规范培训护理人员,促使其深入了解职业暴露的处理以及预防管理知识,进而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职业暴露导致的伤害,确保肝胆外科护士工作安全。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宗琴,黄美娟.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管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246-247.
0引言
在临床医疗护理过程中,职业暴露比较常见,尤其是护理损伤,发生率较高,对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带来了安全威胁,使得护理工作成为高危职业[1]。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多为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护士需长时间与患者接触,加之此类疾病的体液、血液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导致肝胆外科护士工作危险性越来越高[2]。基于此,本次研究以32名肝胆外科护士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统计分析了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以及管理措施,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对本院肝胆外科护士32名实施问卷调查,其中6例男性调查对象,26例女性调查对象,年龄19-43岁,平均(30.6±7.1)岁。
1.2方法。自拟《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调查表》,调查统计肝胆外科护士32名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内容涉及护士基础资料、损伤类别、职业暴露次数、发生时间、护理操作、防护情况以及护士培训情况等等。
1.3统计学分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n(%)]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并进行t检验。P<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肝胆外科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认知。调查分析肝胆外科护士32名中,其中参与过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的护士有23名,占比71.88%,详情见表1。
2.2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高危因素。锐器伤在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中最多,然后是皮肤及黏膜与患者血液、体液接触而暴露。操作问题主要表现为:穿刺动静脉时,没有佩戴防护手套。职业暴露发生时间段多为早上9点至10点、护士单独值班时。工作经验不足5年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比56.25%(18/32),详情见表2。
3讨论
3.1重视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培训,促使其加强自我保护。贯彻落实“标准预防”,能够切断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以及非血源性的传播,确保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为有效的一种措施[3]。此次调查发现,在职业暴露方面,大部分肝胆外科护士还存在认知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容易使得护士缺乏防护,未意识到肝胆外科患者体液以及血液污染的危害性。基于此,需定期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对于新来的护士,除了岗前培训之外,每年还要对肝胆外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培训、重点教育,促使其了解标准预防概念以及重要性,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肝胆外科护士自我防护能力。
3.2严格督促,规范操作。本次调查发现,穿刺动静脉、用物整理以及针头分离、拔针以及拔针后处理不当、回套针头等等环节,最容易使得护士发生锐器伤[4]。早上9点至10点这一阶段,是护理操作最繁忙的时候,同时也是职业暴露最为危险的时间段;护理人员单独值班时,工作量较大,处于疲乏状态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风险就更大;工作经验不足5年的护士,是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每日与患者接触的时间较多,这样一来,接触患者体液、引流液的机会就会更大,再加上护士缺乏职业防护意识,缺乏防护行为,专业操作不够娴熟,就容易出现“三低一高”现象,即心理承受能力低、职业防护认识低、专业技能掌握低、锐器损伤率高[5]。本次研究还发现,在结束操作后或者是手套脱掉后,有8例护士并未常规洗手。基于此,肝胆外科护士护理技能操作规范需严格落实,护士长严格监督职业暴露防护的具体落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规避职业暴露。
3.3防护工具配备齐全,提高护士防护能力。此次研究发现,护士与患者引流液、体液以及血液进行接触时,未佩戴手套的护士占比71.88%。原因分析,有可能是因为手套大小不合适、佩戴手套不方便操作、工作繁忙或者是皮肤黏膜不易暴露。基于此,护士长应当积极发现、查找护理工作上的问题,加强管理防护用物。治疗车上用于要配备齐全,为每间治疗室、治疗车、操作盘,都配上压嘴式速干手消毒剂[6]。当皮肤接触血液或者是存在蛋白性以及其他液体污染且肉眼可见时,疑似或确定暴露于排便后或含孢子微生物,才采用肥皂洗手;若是皮肤污染不可见,则应用速干手消毒剂。让护理人员与患者引流液、体液以及血液接触后,便于使用,并能够给及时处理锐器伤,进一步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7]。应用防护工具,会使得成本增加,加之部分管理者存在传统挂念,认为佩戴手套就是为了怕脏,说明管理者自身并未认识到防护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而笔者认为,管理者自身应当不断积极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对于成本的增加以及职业暴露的减少,以科学的态度对待。
总的而言,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主要以锐器伤居多,其次为患者引流液、血液以及体液接触所致的职业暴露。操作问题主要表现在未佩戴手套。对此,肝胆外科护士应当加强自我防护,规范护理操作,深入了解职业暴露预防知识。而作为管理者,应当积极改善环境,优化操作仪器,配齐防护用具,落实管理职责,以减低肝胆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媛,周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调查以及管理方法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9):3511-3512.
[2]李冰,孔令俊,孔令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0):155-157.
[3]朱灵芝.外科护士自我职业防护的认知状况与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5):23-24.
[4]陈美丽.肛肠外科护士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7):20-22.
[5]崔晓娜.护士职业暴露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06):678-680.
[6]黄纪媛,赖春荣,陈斯.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与安全防护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6):155-157.
[7]童书蓉,党桂宁.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01):45-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