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选取本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例)与观察组(76例),对照组实施常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开展多样性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另对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血糖情况进行测定与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1.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相比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下井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通过开展多样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糖值,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干预;糖尿病;血糖
本文引用格式:曲迪,付丰卓.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318-319.
0引言
采取系统、多样且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实为一种典型的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大多因为胰岛素作用出现异常,或其分泌出现障碍所导致的一类以高血糖为典型且主要征象的综合征。其有着比较多样的临床表现,比如多尿、多饮及消瘦等;如果长时间处于代谢紊乱及高血糖状态,患者机体组织多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情况,因而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所以,在对此病展开治疗时,需开展有针对性且多样化的护理服务,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开展多样性护理干预,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2例,均与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所选取患者经系统检查及询问病史,均没有肝、肾、肺等器官功能障碍或异常,将认知、意识、行为障碍者予以排除;根据本次研究需要,将所选取的这152例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行此操作,共分为2组,每组均有患者76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39-74岁,平均(48.74±7.51)岁;学历:26例大专及以上,50例高中及以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38-73岁,平均(48.51±7.44)岁;学历:27例大专及以上,49例高中及以下;两组学历等资料经系统化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对其实施常规形式的治、护理干预,比如饮食控制及运动、用药指导等,此外,对患者所表现出的各类症状,开展全面、详细的观察,如果出现血管及神经系统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性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依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及所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如针对低危患者,注重早期预防,而对于高危患者,则帮助其掌握各种护理方法,如足部检查等;针对早期阶段所发现的糖尿病,需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此外,还需根据治疗需要,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把健康教育互动工作做好、做到位,以此来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树立治疗信心,强化预防意识,尽可能的提高生活质量,抑制病情进展。在控制患者血糖方面,由于饮食控制为其最重要的方法,因此,在对患者实施各项健康教育过程中,饮食方面的教育干预尤为必要。针对护理人员而言,需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技巧,保持耐心、细心,使患者以一种主动姿态改善自身的各种不良习惯,加速患者病情恢复。②饮食护理干预。对于那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对饮食实施全面、严格化控制,适当限制高热量、高糖类食物的摄入。遵医嘱前提下,开展合理、科学的饮食干预,叮嘱患者多进食一些粗粮,尽量不食或少食精粮。依据患者体力情况,酌情对能量摄入进行调整,多食低糖及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并适当摄入一些脂类、蛋白类食物,做到少食多餐,定量定点,且依据患者喜好,合理制定标准化的营养套餐。③运动护理。将运动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讲解于患者,提高其运动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依据患者年龄、体力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与方式等,针对急性感染者,或存在严重慢性疾病者,尽可能不去不运动。而在具体的运动强度方面,需要根据既定的参考标准(170-年龄=脉率),适当性、有针对性的增加强度,但总体上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在运动过程中,穿着需宽松、舒适,不能太紧;控制每日的运动量与运动时间,并且每日均相同,此外,还需指出的是,在三餐后1 h进行运动为佳;运动前,不可空腹,预防由此而引起的低血糖情况;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适当带一些甜食,以便出现低血糖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糖分补充;若运动时有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出来,那么需要马上停止运动;④用药护理干预。经饮食控制后,一些患者的血糖可能控制不佳,对此,则可采用药物降糖,护理人员需将药物降糖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讲解于患者,并告知患者各类药服用量、时间及所需注意事项等。
1.3观察指标。护理干预后,就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测定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血糖值。效果判定标准[3]:在实际评定中,将两指标作为评定标准,其一为餐后2 h血糖(2 hFBG),其二是空腹血糖(FBG)。如果FBG降低幅度≥30%,或者<7.2 mmol/L,且2hFBG降低幅度≥30%,或者<8.3 mmol/L,那么可判定为显效;如果FBG降低幅度为10-29%,或<8.3 mmol/L,;而2 hFBG降低幅度10-29%,或者<10 mmol/L,判定为有效;如果FBG、2 hFBG干预前后未发生变化,或降低幅度<10%,即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SPSS 23.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展开统计处理,针对所得计量资料,由(±s)来表示,t检验,而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若组建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则由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情况对比。干预前,对照组血糖为(9.77±2.19)mmol/L,观察组(9.80±1.29)mmol/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21,P>0.05)。干预后,两组血糖分别为(7.69±1.09)mmol/L,观察组(5.35±0.79)mmol/L;两组较组内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t=2.45/3.68,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3.24,P<0.05)。
2.2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2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1.05%(54/76);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3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47%(54/76);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χ2=6.27,P<0.05)。
3讨论
护理服务从根本上来讲,即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应多关心、支持患者,多给予同情与爱护;另外,还应发挥自身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全面性、高效率且多样化的护理干预[4]。针对多样性护理干预而言,其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模式,其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消除不良习惯与行为,以更好的姿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服务。在整个护理干预当中,针对性健康教育为其重心所在,依据患者自身隐藏状态的危险因素,结合其文化背景等,开展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最大化提升患者预防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在坚持运动方面的主动性,以及控制饮食方面的积极性,以知觉姿态为自身疾病康复而辅助。另外,通过帮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强化运动,提高预防意识,对抑制疾病进展有利。有报道指出[5],多样性护理方式是一种更为全面、优质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其不仅能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临床帮助,而且还能引导患者,帮助其养成各种预防疾病或控制疾病进展的方法与技巧,因而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改善。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干预、运动护理、用药护理等多样性干预,取得较好效果,即干预后,观察组血糖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得知,针对糖尿病患者,对其开展多样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艳伟,金璇.多样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9):168-169.
[2]郝丽华.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13-214.
[3]孙言芳.多样性护理在心内科糖尿病患者护理上的治疗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4-6.
[4]连红.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117-118.
[5]曲昂.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3):399-4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