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痛风患者进行管理,并予以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72例痛风患者,予以抛硬币正反面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予以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血尿酸控制情况、自我控制能力、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控制能力优于对照组。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痛风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提高对痛风的认识及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关键词:多学科;联合;痛风;临床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王韶明,周明雪,郑志,等.多学科联合治疗痛风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205,207.
0引言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清尿酸增高、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及关节畸形及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1]。痛风患者常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等,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严重的威胁。痛风患者常常因为体检及不同首发症状就诊不同科室,而痛风的治疗是需要综合治疗,这就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本文就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痛风患者进行管理,并予以临床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的72例痛风患者,病程6月-10年,予以抛硬币正反面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其中观察组25例男患,11例女患,年龄30—65岁;对照组26例男患,10例女患,年龄31-66岁。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统计学无差异(P>0.05)。选择标准:所有患者符合痛风的诊断标准,参考201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2]。所有血尿酸水平均高于480ummol/L,无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无严重心、肝、肺及肾脏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泌尿系结石病史。
1.2方法
观察组予以多学科联合治疗,包括营养师、内分泌科室医生、心血管科室医生、肾病科室医生等,健康宣教,指导低嘌呤饮食,限制(如心、肝、肾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大量饮水、适当碱化尿液、控制体重、避免过劳或精神紧张等干预性指导,痛风性关节炎时卧床休息,及时指导非甾体抗炎药物、秋水仙碱应用。对照组由就诊科室予以宣教,两组均在非急性关节炎发作时予以苯溴马隆(德国Excella-GmbH生产),每次50毫克每日一次,早饭后口服,结合血尿酸结果调整用药剂量,2周后复查血尿酸高于360ummol/L,加量口服。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检测患者血尿酸情况。同时观察两组自我控制能力:准备调查表进行自我控制能力测定和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12周、24周时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70-100分评为优良,40-70分评为中等。0-40分评为差。包括每天嘌呤食物摄入情况、饮酒情况、液体摄入种类及总量,如患者合并高血压包括低盐情况、血压监测情况;如合并糖尿病包括碳水化合物控制情况、血糖监测情况。此外还观察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尿酸水平变化比较(表1)
两组在治疗前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24周血尿酸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自我控制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评分优良的占71%,中等的占29%。无评分差的患者。治疗组评分优良的占39%,中等的占31%。评分差的占30%。治疗后12周观察组评分优良的占69%,中等的占28%。评分差的3%。治疗组评分优良的占35%,中等的占30%。评分差的占35%。治疗后24周观察组评分优良的占62%,中等的占29%。评分差的8%。治疗组评分优良的占19%,中等的占43%。评分差的占38%。观察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是治疗后4周、12周还是治疗后24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2.3观察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
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每人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1次。而对照组平均每人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3次。对照组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明显超过对照组。
3讨论
痛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危险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同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代谢综合征患者患病率逐年增加,很多痛风患者存在不同的合并症。如果不积极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任由疾病进展,疾病会逐渐转变成慢性,反复发生急性加重,患者非常痛苦。所以予以痛风患者多学科综合治疗非常重要。超重患者调整饮食及指导运动维持体质量,痛风患者予以指导了解饮食和运动的益处,建议低糖、低脂、富含纤维的食物。痛风患者定期进行评估,筛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肾脏疾病等)[3]。本项观察中多学科联合治痛风,包括营养师、内分泌科室医生、心血管科室医生、肾病科室医生等的参与,无论是血尿酸的有效控制还是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次证明多学科联合治痛风非常有益。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其实,痛风的治疗中与患者沟通很重要,有经典指南提出当患者诊断痛风时候,临床医师告知其痛风相关知识、介绍降尿酸治疗方案及经济话费情况、治疗及控制尿酸的长期性及重要性[4],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合并症存在时候需要控制情况。这样,经过多学科共同指导,能更有效提高痛风患者自我控制能力。本项观察再次证明观察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是治疗后4周、12周还是治疗后24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痛风的非药物干预及多学科治疗不仅仅是初次就诊时候关注的问题,更应该在每次的随访中反复提醒及纠正容易忽略忽视的相关问题,多学科治疗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更好更早的关注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的合并,并能在控制血尿酸同时控制其达标。其实这些都需要临床医生关注及时纠正的信息[5]。总之,多学科对于痛风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61.
[2]曾学军.《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分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解读[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5,15(4):235-238.
[3]曹雯,陈国芳.痛风诊治年度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8,6(14):2.
[4]章丽和,金真木,等.秋水仙碱[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0):8-10.
[5]AbhishekA,Doherty M.Education and non-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for gout[J].Rheumatology(Oxford),2018,57(suppl-1):15-1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