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超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3 10:22: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超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应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相关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经根管治疗后牙体均出现大面积的缺损,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方式分为超瓷嵌体组以及树脂填充组,每组纳入43例,其中超瓷嵌体组患者共包括患牙46颗,树脂填充组共包含患牙44颗。所有患者均在修复之后的6m以及12m进行回访,并且针对修复后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修复后6个月回访的整体成功率为:超瓷嵌体组100%,树脂填充组93.18%,两组关于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对比,超瓷嵌体93.33%,树脂填充组70.45%,超瓷嵌体组明显好于树脂填充组,两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复合树脂填充方式,超瓷嵌体本身不仅具备树脂的特性,而且能够对于患者的牙体形态、咬合关系以及临近关系进行准确恢复,并且整体耐磨性、美观度都明显更高,具备明显更高的牙科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瓷嵌体;复合树脂;牙体缺损;根管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姚亮,梁珉,马明鹏,等.超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用于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180-181.

0引言

牙科临床上完成修复之后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的方法种类相对较多,而这其中牙冠缺损相对较为严重的患牙,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在完成根管治疗之后进行冠状修复。在填充材料固化的过程当中,树脂填充材料具备一定的收缩性,而且边缘的封闭性也相对较差,邻面的接触点恢复以及整体形态都不够理想,并且有可能会导致邻面悬突以及台阶等现象,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食物嵌塞、继发性龋齿以及牙龈炎等相关的并发症[1]。全冠修复本身对于牙体组织会产生相对较多的破坏,由此患者的整体接受程度相对较差,最终导致完成全冠修复之后,产生松动甚至脱落等状况[2]。近些年以来,在粘结技术以及树脂材料技术不断发展改进的大背景之下,树脂嵌体已经成为进行牙体损伤修复的全新选择方式。与全冠修复方式相比较,超瓷嵌体本身与牙齿的颜色比较接近,邻接关系以及整体形态的恢复都相对较好,边缘整体较为密合,另外还能够尽可能的保留患者原本的牙体组织,并且进一步提升牙体整体的抵抗力,患者自身的接受能力也明显更高[3]。文章立足于研究超瓷嵌体与树脂填充两种在完成根管治疗后的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希望对于更好的开展牙体大面积缺损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本院牙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经根管治疗后牙体均出现大面积的缺损。患者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缺损一个或者以上的牙尖;整个牙体的缺损达到了牙冠的1/3之上,而且邻面颈部的龋损齐牙龈或者牙龈下的2.0mm之内;(2)所有的患牙均为经过系统、完善根管治疗的死髓牙;(3)进过X线摄影检查,患者的根管填充较为恰当,而且牙槽骨吸收在1/3之内,根尖周无明显的低密度影;(4)所有患牙以及周围的邻牙都无相应的异常,而且未见明显的牙周袋,经测量生物学宽度整体正常且无牙体松动情况;(5)患者无夜间磨牙以及咬牙等情况;而且全身状况相对较好;(6)患者同意配合本院长期回访。

排出标准:(1)经X射线检查检查根尖周低密度影;(2)患者自身的牙齿松动超过II度,并且探及自身的牙周袋;(3)经检查患者的患牙磨损过度;(4)患者咬紧牙或者存在夜间磨牙的状况。所有入选的86例患者中包括男性40例,女性46例;患者年龄21~70岁,平均(42.57±11.25)岁。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方式分为超瓷嵌体组以及树脂填充组,每组纳入43例,其中超瓷嵌体组患者共包括患牙46颗,树脂填充组共包含患牙44颗。其中超瓷嵌体组43例患者包括男性19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40.87±12.04)岁;树脂填充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2~70)岁,平均(42.08±12.79)岁。两组患者关于以上相关资料上的差异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应用材料

硅烷偶联剂(美国皓齿公司),9.8%氢氟酸(美国BISCO公司),3DMaster比色板(德国VITA公司),Ceramage聚合瓷(日本松风公司),宝诗咬合纸(美国Bausch公司),NX3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美国Kerr公司),Versa通用粘接剂(美国Kerr公司),Z350XT复合树脂(美国3M公司),硅橡胶印模材料(美国3M公司)。

1.3研究方法

1.3.1修复前的相关准备


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都要在1w之后进行复诊,如患者本身无疼痛感或者其他的不适则可以进行修复治疗。而根尖周病变的患者则需要观察至患者根尖周完全恢复之后才能开展嵌体修复。

1.3.2超瓷嵌体组

本组患者首先需要将所有的暂封材料以及患牙腐质清除干净,并且完全消除薄壁弱尖,之后应用流体树脂进行根管口的封闭。充分的结合患者牙体的实际状况,如果患者的患牙洞壁在3mm以内,则需要及时的将牙尖降低至2mm。窝洞髓腔点线角圆钝,牙合面则需要降低至1.5~2.0mm范围内,洞壁往牙合方进行6°~10°的外展。各轴壁必须要保证不会出现倒凹,而且整体光滑、无台阶,边缘线整体较为圆钝而且清晰,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将龋去净之后需要尽可能的保留牙体组织,并且进行牙齿咬合的检查以及抛光。硅橡胶印模材进行工作模的制取,之后需要应用硬质石膏进行对颌模型的灌制,完成颜色对比之后,进入工厂进行嵌体的制作,并且试戴。确认没问题后,应用浓度为9.8%的氢氟酸进行嵌体的酸蚀,并且进行超声波清洗机冲洗以及吹干,之后进行硅烷偶联剂的涂刷后自然干燥避光放置。并且采用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将修复体进行粘结,并且在表面固化1~2s之后将多余的粘结剂完全的去除,并且在远近中邻面、牙合面、颊舌侧各进行40s左右的光照。

1.3.3树脂填充组

将患牙的腐质完全清除干净并且将薄壁弱尖完全的削除干净,洞型常规制备,针对牙面应用浓度为37%的磷酸酸蚀,并且进行冲洗,之后进行粘结剂的涂布,之后进行10s的光照,根管口应用流体树脂进行封闭,并且通过楔子、成型片夹等进行邻面成型,之后选择与牙体颜色相对较近的3M Z350纳米树脂进行分层的填充,并且进行40s光固化之后进行修整打磨,将咬合的高度进行进一步调整,并且进行精细抛光。

1.4疗效评价

在患者完成填充修复之后的6个月以及12个月针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回访检查,并且应用修正之后的美国工种健康服务标准来进行修复体的评估,具体见表1。疗效判定标准:全部的评价结果均评定为A则表示患者的修复成功;其中有意向评价结果为B级则表示修复工作存在某些缺陷;如果有一项以上被评定为C级则表示修复失败。整体修复成功率=(修复成功例数/总例数)×100%。


\

 

1.5统计学处理

本临床研究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来进行,针对计量资料应用(±s)进行表示,并且应用t来进行检验,最终技术资料应用%进行表示,并且应用²进行表示,最终结果以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修复后6个月回访的整体成功率为:超瓷嵌体组100%,树脂填充组93.18%,两组关于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对比,超瓷嵌体93.33%,树脂填充组70.45%,经6个月回访,超瓷嵌体组所有45例患者均成功修复,成功率100%,没有发现有缺陷或者失败的病例,树脂修复组当中有缺陷患者2例,并且由1例患者修复失败。经12个月回访,有2例患者的修复呈现出了一定的缺陷,并且由1例患者的修复失败,树脂修复组当中有缺陷患者8例,并且由5例患者修修复失败。超瓷嵌体组明显好于树脂填充组,两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疗效对比见表2。


\
 


3讨论

根管治疗后患牙因大量牙体组织丧失,牙体较正常牙脆弱、易发生折裂。患牙的预后不仅仅取决于根管治疗的成败,还与患牙所剩牙体组织的量以及最终修复方式有较大关系[4]。对于根管治疗后的牙体缺损,冠部封闭是根管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全冠修复虽有较高的成功率,但需磨除40%牙体硬组织,易导致牙齿抗折性进一步降低[5]。

随着治疗技术以及树脂材料研发的不断进步,复合树脂由于具有美观、边缘封闭良好以及硬度较高等优势而逐渐被应用于较多类型的牙体缺损治疗[6]。研究显示,超细填料的复合树脂在耐磨性、抗压强度、硬度、放射阻射性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7]。但有学者认为树脂充填操作在口腔中直接进行,特别对邻面缺损牙体的外形恢复、抛光,充填后较易出现悬突导致菌斑堆积且难以清洁,牙周炎和邻面继发龋的发生率增加[8]。而采取复合树脂充填也会出现聚合收缩时充填体与牙体之间的微渗漏,长期使用易出现继发龋或充填体脱落[9]。

本研究两组患者完成修复后6个月回访的整体成功率为:超瓷嵌体组100%,树脂填充组93.18%,两组关于修复成功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对比,超瓷嵌体93.33%,树脂填充组70.45%,超瓷嵌体组明显好于树脂填充组,两组修复成功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比复合树脂填充方式,超瓷嵌体本身不仅具备树脂的特性,而且能够对于患者的牙体形态、咬合关系以及临近关系进行准确恢复,并且整体耐磨性、美观度都明显更高,具备明显更高的牙科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振辉,杜原宏,王金海.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5,31(2):179-181
[2]陈智,陈彬文.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2):115-120.
[3]吴华英,杜劲英,刘进,等.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2016,36(12):1118-1120.
[4]杨帆,林媛,樊晶.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6):875-876.
[5]Simeone P,Gracis S.Eleven-Year Retrospective Survival Study of 275 Veneered Lithium Disilicate Single Crowns[J].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2015,35(5):685-694.
[6]Homsy F,Eid R,El Ghoul W,et al.Considerations for Alte-ring Preparation Designs of Porcelain Inlay/Onlay Restora-tions for Nonvital Teeth[J].J Prosthodont,2015,24(6):457-462.
[7]蒋俊强,王忠朝,蒋军,等.3M-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材料与3M-Z100复合树脂充填材料用于活髓前牙美容修复:敏感性及疼痛程度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469-472.
[8]王立凯,石连水,朱洪水.3种新型复合树脂材料耐磨性及硬度的体外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15-18.
[9]Dammaschke T,Nykiel K,Sagheri D,et al.Influence of coronal restorations on the fracture resistance of root canal-treated premolar and molar teeth:a retrospective study[J].Aust Endod J,2013,39(2):48-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6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